如何建设韧性城市? 由上海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发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的“SEA-Hi!”论坛日前在上海举办,论坛以“坚守1.5,建设韧性城市”为主题,邀请气候、交通、规划、低碳等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探讨气候适应和韧性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应对之策。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东亚区域总裁刘岱宗表示,目前,上海、深圳等城市已经积极启动碳减排工作,如上海制定的低碳社区创建指标体系在全国具有示范推广作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认为,应采取更有效积极的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些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建造更加韧性的城市。
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高级项目主任王志高建议,国土空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减碳机会窗口。“首先要严格控制好国土空间规模,其次要控制好国土空间结构,最后还要控制国土空间形态,划定增长边界、公共交通导向、混合开发、小街区密路网、增加公共空间等。”王志高提到,上海这方面做了诸多实践示范,如15分钟社区生活圈,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等。最重要的是改善“人”的生活,做到以人为本。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特邀顾问李晓江强调“居安思危”。首先,提高城市抵御灾害、减少灾损、快速恢复能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城市提升安全韧性需要关注多个方面。一是建立长期的适应策略,二是做好应对短期冲击的准备,三是要加强针对性和协同性,此外还要关注公平正义和绿色低碳。
“作为规划从业者,应对灾害要从三个层次来考量。”他表示,在总体规划层面上,编制规划前要对城市安全韧性做一个综合性评估,要用情景法构想城市可能面临的最严峻情况。其次是布局优化,深圳特区规划中的“组团模式”值得借鉴,从根本上让城市发展带避开了地质灾害。三是加强灾害的体系建设,把工程措施和适应性行动结合起来,要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采取针对性策略。
最后,城市绿色发展还要关心最核心问题——全生命周期路线图,覆盖从生产营造、消费使用再到降解再利用的全链条,要从对物的关注,更多转向对人的安全便利的关注。中国推动“双碳”战略落实,一定要以满足人民幸福生活的需求为前提,同时要关注公平和包容。
作者:史博臻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