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浦东新区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在八佰伴商业广场北广场举行,深入宣传贯彻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政策法规,提升救助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参与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和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良好氛围。
20年来,浦东新区救助管理站在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坚持“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工作原则,以“以人为本、主动救助、化解危难、构建和谐”为核心,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为生活无着的困难群体服务,用爱心绘就浦东最温暖的城市底色。
为了更好地把救助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更好地服务每一名困难群众,2007年,浦东在全市救助管理机构中率先开展救助管理进社区工作,至2011年,全面建成了市—区—街道(镇)—村(居)四级救助网络。
救助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健全,使得新区救助管理站在2012年获评上海市首个全国二级救助管理机构。2016年12月,新区救助站“流浪乞讨救助”标准化试点工作顺利通过验收,被民政部确定为“民政行业标准化示范单位”,不断推动救助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迈进。
当天活动中,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和新区救助管理站现场展示了25幅展板,宣传民法典及救助管理相关政策法规,救助管理服务的成果,以及近年来的经典救助案例。市、区救助管理站,以及陆家嘴街道救助管理咨询服务站、海银基金会、岳成律师事务所、浦东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和机构还现场为市民提供咨询服务。
市民谢先生现场了解了一下关于救助的政策后,还专门拿了一张写有“真情关爱 祝您回家”的救助联系卡。“虽然平时很少见到流浪乞讨人员,但还是想着了解一些政策,遇到有需要的人可以帮助他们联系一下,这也是一种为人民服务。”他说。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市、区救助部门不断探索利用科技提升救助效能,利用“头条寻人”“人脸识别”等新媒体、科技手段,打造“互联网+寻亲”服务,建立多元化救助管理寻亲网络,为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顺利返乡提供帮助。
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康清萍告诉记者,在寻亲方面,救助部门坚持运用互联网科技手段与传统的手段相结合,提炼出了“甄别寻亲十二法”,极大地提高了甄别效率和甄别率。“我们也在探索运用城市运维中心大数据,进一步完善本市救助管理的发现机制,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街面流浪乞讨人员,为他们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帮助。”
作为应急保障的重要一环,灾害性季节救助管理工作也是救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开始,每年的12月1日至次年的3月15日期间,新区救助管理站都会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浦东新区救助管理站办公室负责人周书瑶介绍,新区救助管理工作依托公安、城管、卫生、民政等多部门联动机制,以及市、区、街镇、村居委的四级救助网络机制,让流浪乞讨人员和困难群体的生活权益得到了保障。
编辑:商慧
责任编辑:张懿
转载:浦东发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