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业碳汇方法学开发、项目及场景创建、减排量消纳渠道等领域探索合作模式,支持已开发的存量‘三明林业碳票’纳入上海碳普惠体系。”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上海市林业局和三明市林业局对口合作座谈会上获得的消息。
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加强林下经济领域合作、推动森林康养发展、推进沪明碳普惠体系共建和推进林产品产销合作等四大领域开展重点合作,充分发挥上海市场、科技优势和三明林地空间优势及上海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支持两市优势林企和特色品牌相互延伸,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做优林下经济产业,紧抓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机遇,进行项目对接宣传,深度挖掘两地森林康养消费社会群体和市场,开发森林康养产品,开展项目招商引资活动,进行对接合作,并鼓励两地企业建立林产品产销对接关系,借助两市各类展会平台,互相推荐优势林产品,加大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推介和采购力度。
同时,双方还将建立沟通联络、资源共享、项目推进三大机制,成立上海市林业局与三明市林业局对口合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负责日常沟通和工作推进,不断扩大前沿信息、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规划成果等资源的合作共享,强化双方各自领域优势,重点推动林长制改革、资源管理、生态保护、森林经营、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项目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问题来了,什么是“林业碳票”?
林业碳票,是指本行政区域内权属清晰的林地、 林木,依据《三明林业碳票碳减排量计量方法》,经第三方机构监测核算、专家审查、林业主管部门审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签发的碳减排量而制发的具有收益权的凭证,赋予交易、质押、 兑现、抵消等权能,单位为吨(以二氧化碳当量衡量)。
它以林木生长量增量为测算基础,并依据计量办法换算成的碳减排量,并以“票”的形式发给林木所有权人,从而把空气变成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这在全国属首创。
为何要推行“林业碳票”制度呢?
据了解,推行林业碳票制度改革,重点是针对林业碳汇项目交易技术门槛高、开发成本大、收益周期长,以及开发林种、林龄和经营主体受限等问题,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以森林固碳增量作为碳中和目标下衡量森林碳汇能力的创新实践。一是突破林业碳汇开发周期长的局限。目前CCER(中国核证减排量)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减排量签发需分两次申报,从项目生成到备案签发一般需1.5―2年时间。三明林业碳票项目审定和减排量签发合并申报,从生成到备案签发只需30个工作日,既缩短了项目开发流程,又减少了时间成本。二是突破林业碳汇开发成本高的限制。CCER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成本每10万亩约40万元,三明林业碳票开发成本约2元/吨,大大节省了资金成本。三是突破森林生态补偿费用低的制约。比如,CCER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开发,每年每亩减排量约为0.2-0.3吨(指额外固碳增量)。三明林业碳票首批开发面积7630亩,碳减排量为29715吨,平均每年每亩约0.78吨(指固碳增量),是CCER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3倍左右。通过市场交易变现,获得的生态补偿也相应增加。四是缓解森林经营投入不足的问题。通过制发林业碳票,林权所有者除了木材林产品收益外,还可以从碳中和市场中得到额外的投资回报,从而为森林质量提升开辟了新的投融资渠道。
福建三明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策源地,也是探索集体林碳汇价值实现的先行者,早在2010年就营造了首片碳中和林。近年来,三明市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林票、碳票、林业碳汇等价值转换路径,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
作者:赵征南
编辑:沈竹士
责任编辑: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