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徐闵线公交车,你坐过吗? 6月6日,徐闵线举行开线一百周年庆典活动,它以百岁之龄见证了上海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也承载着数代人的岁月回忆。
连接闵行和徐家汇的“交通动脉”
徐闵线是上海目前为数不多还保留着文字名的公交线路之一。追根溯源,徐闵线的前身是沪闵线。1923年2月1日,沪闵长途路客运班车线路正式营运。沪闵线最初的线路自上海南市国货路到闵行镇,沿途设立土山湾、漕河泾、新龙华、惠灵中学、长桥、钱粮庙、梅家弄、朱家行、翁板桥、颛桥、北桥、长安公墓站。
1959年,沪闵路改道竣工,当时称为复线修筑。于是原来龙华-华泾-颛桥段的部分老公路便改称为老沪闵路。由于当时闵行正大力建设国家卫星工业城,像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上海重型机器厂这些企业都号称万人厂,许多职工的家都在市区。为了解决他们从闵行到市区的上下班交通问题,徐闵线便应运而生。
1959年,徐闵线曾经过江川路汽轮机厂站点上世纪50年代末期,沪闵线更名为徐闵线,徐闵线正式通车运营,其最初走向是由徐家汇至位于闵行华宁路附近的上海电机学校,也就是现在的上海电机学院。起自徐家汇,沿途设漕河泾、西牌楼、梅陇、莘光小学、莘庄、春申桥、徐家湾桥、颛桥、精神病院、北桥、畜牧场、剑川路、轴承厂、一号路等站,最终是闵行轮渡,当时,日客流量最高达8万多人次。
“去上海”就靠徐闵线!
活动当天,在徐闵线东川路调度室内,还举办了一场名为“百年徐闵 一路情”的展览,老照片、老物件,也让不少闻讯赶来的老闵行人找寻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段岁月记忆。
“我们现在还习惯性把到市区去说成‘去上海’呢。”年过七旬的上海电机厂退休职工徐老先生说。他告诉记者,自打有记忆起,“去上海”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就是徐闵线。“记得小学时,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市区少年宫,我妈给我带了饭团当中饭,下车时我竟然忘记在车上。下午活动结束后返程,发现装有饭团的布袋子挂在徐家汇终点站调度室的门口,我在车上吃到了迟到的中饭……”
对于市民李小姐来说,徐闵线让她想起了大学时代的友情和爱情。1993年,李小姐考上上海交通大学,由于前三年的学习都在闵行校区,每周回家返校,乘坐徐闵线是唯一的选择。
“因为周末返校比较晚,那时到闵行下车后到学校还有一段路,又是女孩子,所以每次返校都是我们三个同学一起相约在徐家汇乘车。当时,我男朋友也会在徐家汇终点站等我,虽然一路上车子要开很久,但四个人一路上说说笑笑,时间过得特别快。”
品质服务,乘客为先
日平均客运量近万人次;一天合计开行275个班次,夜宵线营业至凌晨4点;新能源公交车占比100%……在徐闵线开线一百周年之际,这组最新运营数据也出炉。
随着轨交1号线、5号线的相继开行以及公交网络的织密,徐闵线的客流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截至目前,它依然还是闵行前往徐家汇方向头班车最早、末班车最晚的线路,默默守候着每一位需要它的市民。
“我是闵行本地人,徐闵线我小时候就开始乘,也是去锦江乐园、徐家汇白相的不二选择,感情很深。”张老伯表示,“虽然轨交5号线早就建成投运了,但还是公交方便,家门口出来就是公交站点,到地铁站走走要一公里。以前的车辆有点破旧,碰到路面颠簸,车子全身都会发出响声,坐着不舒服。现在好了,新的公交车不仅几乎没有声音,也少了柴油的异味,而且空凋也比以前足了不少。”
对于来沪寻梦的安徽务工人员张晓军来说,1小时一班的徐闵线夜宵线,成了他在沪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白天我在工厂打工,晚上就去做代驾,一般都要到半夜以后,那时地铁已经停运了。如果没有徐闵线夜宵线,我只能骑车回到闵行的出租房内。那些夜宵线的驾驶员也挺辛苦的,我很感谢他们。”
据了解,当前徐闵线主力车型“白金刚”,配备了一系列先进设备:车载喷雾消毒系统,能全方位、无死角、定期给车厢进行消毒,为乘客健康安全出行提供保障;新型电子反光镜,让驾驶员更加全面、多角度掌握路面情况;整车安装360探头,进一步保障乘客安全上下车……
“一代又一代的徐闵人将自己的汗水和青春浇筑在这条行驶百年的公交线路上,凝聚了徐闵线的精神,成就了徐闵线的百年。我们将一直秉承‘品质服务,乘客为先’的理念,围绕乘客日常出行需求,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努力为市民出行创造更好的乘车条件。”上海巴士第二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者:张晓鸣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