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高某某在上海一家餐饮店打工时,为了游戏充值,偷拿店铺老板的手机,将店内的公款转出私用,不久后被老板发现端倪,小高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面对未成年人犯罪,检察机关如何帮助他们重回正轨?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这起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治理的案例,近日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
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通过社会调查发现,高某某通过某手机应用市场下载了一款游戏代练App,为成年客户代练游戏并获取报酬,每天玩游戏时间长达十余个小时,因沉迷网络游戏而诱发犯罪。检察机关在对高某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联合公安机关、社工以防治网络沉迷、矫正行为偏差为重点,借助数字化监管平台,对其开展矫治教育。同时,针对高某某父亲去世,母亲再婚,由祖父抚养等情况,委托家庭教育指导站提供家庭教育支持,帮助高某某戒除网络依赖。
经调查,检察机关发现开发运营该手机应用市场的公司未经严格审核,为游戏代练App进行有偿推广、宣传和分发,引诱、鼓励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用户,进行网络游戏代练交易,加剧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风险。针对该案暴露出的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措施落实不到位问题,检察机关向该公司制发检察建议并进行公开宣告,建议其对所有上架App进行全面审查,并建立定期巡查制度,畅通投诉受理途径,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该公司全面接受检察建议,主动下架10余款问题软件、游戏,并在公司内部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小组”,建立季度自查、涉未成年人投诉处理专员等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扩大治理效果,检察机关还邀请网信办等主管部门、专家学者与该公司及辖区内相关互联网企业,就网络资源下载平台如何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进行研讨,帮助企业提升依法经营意识,完善防沉迷技术措施。检察机关还就网络游戏宣传、推广过程中防沉迷措施的落实,与网络游戏行业协会交换意见,推动协会向成员单位发出倡议,倡导对网络游戏产品进行分类,并作出适龄提示。此外,检察机关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课堂,并推动该课堂入驻“支付宝”空间站,联合开发“AR奇妙探险GO”青少年网络安全数字体验活动,促进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治理长效长治。
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紫丁香”未检品牌创建一周年以来,围绕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始终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秉承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帮助罪错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以民事行政检察履职强力保护未成年人;积极稳妥开展公益诉讼,聚焦新业态治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发挥“紫丁香家庭教育指导站”的作用,主动融入浦东新区 “为民办实事”重点工作,打造家庭教育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目前“紫丁香家庭教育指导站”已实现浦东36个街镇全覆盖,在家庭教育指导、未成年人帮教、心理疏导、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至今,检察官们已对100多名涉罪青少年、未成年被害人、困境儿童开展了有效家庭教育指导。同时,借助“重点青少年管理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对罪错未成年人进行手机信令实时预警,实现精准帮教。4月,“紫丁香”法治课堂入驻支付宝空间站,成为浦东新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的“新名片”。
作者:单颖文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