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家南荫堂俯瞰图(均为采访对象供图)
庞家南荫堂,建筑师陶瑀迈入这处七开间绞圈房的刹那,升腾起对沪上历史的肃然。
绞圈房被誉为“真正的上海老房子”,在业内名头响过石库门。其体形独特:四面有房,绞圈而建,双坡屋顶状如“铰链”,四面之房绞连在一起。
庞家南荫堂位于闵行区浦锦街道芦胜村,建于1906年,是闵行区文物保护点。近日该绞圈房完成建筑整体平移工作,为市政重大工程银都路越江隧道新建工程“让道”,并进行保护性修缮。陶瑀正是该修复项目的设计师,“比常见的绞圈房更大,且同类型绞圈房在上海留存较少。”
对绞圈房,他的直观观感是“独特”,但修复这种“独特”并不容易。
庞家南荫堂坐北朝南,七开间四厢房,围绕庭心而建,为合院式民居。修复契机在于老房子同市政重大工程的不期而遇:其建筑前排位于规划芦恒路红线范围内,置于银都路隧道主线出入口的辅道上,侵入辅道部分占据了全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地面道路方案没有调整余地,经评估论证,确定平移是最好的方案。”陶瑀说。
平移前,老宅已不见四面围合制式——据庞氏后人庞水平口述:由于农村建造新房需拆除老宅,故南侧东西厢房两开间、头埭西侧尽间老宅被拆。
屋内也留存有浓厚的村居生活痕迹。但陶瑀依然从建筑制式的痕迹、堆叠的杂物、粗糙的装修中寻到艺术美感:“屋内月梁上雕花精美,看枋上雕花人物众多,并有斗拱装饰。其中还有七人舞龙的形象;脊檩上由铁艺方胜纹样配平生三级图案,还有‘五子登科状元及第’字样。”
据介绍,绞圈房的木梁、木柱均为历史原物。“很难找到确切记载。即使周边村民也鲜有照片记录。”陶瑀说,只能通过相关建筑著作的大量比对、调研庞家后人以及修复其他绞圈房的经验辅助判断,“但是涉及屋顶,由于漏水等原因,百余年来住户对其进行多次修复,故而在判断是否为历史原物方面难度很大。”
“五子登科状元及第”字样
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也是绞圈房较难“出圈”的原因之一:由于多数留存的建筑地处村郊,相对缺乏文献资料。作家朱亚夫长期研究绞圈房,他认为这是中国传统建筑在上海地区演变的一种分支,代表一种民居发展状况,“比如其建筑特征与其形成渊源颇为相关:上海处于沿海,建筑可防外敌侵扰。此外,绞圈房内居住者往往是同一宗族的子孙后代,其格局反映着‘敬祖尊老’的传统美德。’”
建筑修旧如故,乡愁如何绵延?
朱亚夫提出“活化”建筑的思考:利用建筑房间多的特点,可以设计成民宿;挖掘故居名人故事;作为展览馆陈列农耕文化等。
朱亚夫以幼时居住过的绞圈房为例,“曾救助过中共地下党,这样的红色故事也值得挖掘。”陶瑀表示,将进一步挖掘庞氏家族的故事,赋予老宅生命,还其风雅逍遥。
据浦锦街道介绍,下一步将结合浦锦民俗文化公园建设,将包括绞圈房在内的区域设计为具有复合功能的城市广场。
作者:苏展
编辑:何易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