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直播镜头,身着浅色西装的浦东新区洋泾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任艳萍侃侃而谈,一派自信从容。从明星项目记忆咖啡馆说起,她缓缓铺陈出这份职业的美好前景。
昨天,上海社会组织联合招聘启动。首场“社会组织主题招聘推介”找来6家社会组织负责人“直播带岗”,分享团队成长经验,也向镜头另一端的年轻人递出橄榄枝。
与之同步进行的是线上、线下招聘渠道的双双拓容。线上,全新亮相的“上海社会组织联合招聘旗舰店”嵌入随申办小程序,扩大社会组织的可及度;线下,“社会组织送岗到校行动”迭代升级,精准适配应届毕业生。
“社会组织拥有更多被‘看见’的机会,”,任艳萍回忆,多年前,社会组织想招人,几乎只能依靠第三方平台,不仅招聘战线旷日持久,也未必能招来适合的人。自2020年市民政局启动上海社会组织助力大学生就业相关工作以来,约320家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共提供1823个岗位,收到简历超5000份。
更多年轻人循声而来,多方的频繁互动下,社会组织需要的年轻人轮廓也逐渐清晰。任艳萍将其归结为坚定热爱、拥有一技之长,“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全能社工不再是“唯一画像”
进入忙碌的招聘季,任艳萍见缝插针地挤出面试时间为自家社会组织“选苗”。
不久前,她遇上一位心仪的候选人。国外名校毕业、社工专业、实习履历丰富、拥有数据分析技能……翻看简历时,任艳萍心想,“这就是我要的人”。
没想到,一番面谈后,结果不尽如人意。候选人履历虽丰富,但性格内向。对于起到联结沟通作用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来说适配度不高。但她觉得,候选人的专业素养实在难得,若是就此选择其他职业赛道难免可惜。为此,她主动将这位候选人推荐给一家专门提供数据服务的社会组织,期待对方还能留在这一领域。
多年发展,上海的社会组织可谓百花齐放,并呈现链条细分的特征。“多元的社会组织、丰富的岗位供给,足以包容年轻人个性的职业诉求和梦想。”任艳萍说,许多人眼中的“全能社工”刻板印象或许要变一变了,只要拥有一技之长,就能找到“对的岗位”。
不少社会组织负责人认为,组团招聘的意义就在于扩大供需两端的资源池,让人才、岗位在更大范围内充分适配,提高转化率。
梯度实习筛选出“坚定热爱”
技术能力匹配固然重要,更关键的还是“坚定热爱”。
“社会组织面临的工作庞杂琐碎,如若没有打从心底认同并热爱这份事业,很难支撑下去。”不少社会组织负责人这样看待。
在社会组织送岗到校行动开启之前,社会组织已与学校有了更为紧密的联结——见习基地。
在市民政局、人社局、教委等部门的合力扶持下,上海已培育了公益园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行业协会等一批就业见习基地。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成立各类社会组织就业见习基地近40家。沪上多家知名社会组织都与复旦、华东理工等高校的社工专业签订长期见习协议,并建立起覆盖整个学习环节的梯度见习模式。
任艳萍进一步阐释,梯度见习模式指的是结合学校对于不同年级学生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们逐步深入参与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
逐步深入的过程,也是逐步筛选的过程。有人就此打了退堂鼓,也有人因此坚定职业梦想。大家认为,前期筛选对于社会组织的选人育人很关键。“年轻人在真正上岗前已经充分了解即将面对的是什么,有更明确的心理预期。”
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绿洲盛食社负责人王鸣捷就是一个生动案例。多年前,他跟随学姐的步伐来到一家社会组织实习,过程中虽辛苦,但助人的成就感令他惦念不已。“对方眼神中盛满的谢意,让我看到了这份工作的价值。”
大学毕业后,他几乎没作其他考量,一头扎进了公益组织,服务起“食物银行”。直到今天,当每份食物顺利地流转到需要的人手上时,他都会涌动出一种获得感。
但生活光有成就感还不够。“社会组织的薪酬待遇明显提升,不看学历看能力的工作氛围也很适合想要打拼一番的年轻人。”王鸣捷认为,他找到了面包与理想兼得的一份事业。
作者:王嘉旖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