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红、青翠绿、银杏黄……呼应一天十二时辰的天色变化,12件色彩各异的钧窑作品一一陈列。如此以火与彩呈现的视觉盛宴,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11日,“从日出到日出——钧窑十二时辰幻彩典藏展”在位于虹口区的青藤美术馆展出,该展也是“青藤非遗周”的开幕大展。
钧窑,始于唐,兴于宋,为官家御用,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美妙窑变釉色独步瓷林。2008年,钧窑烧制技艺收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本次展览结合钧窑色彩丰富的特点,以十二时辰为主线布展,并通过柴窑、炭窑、煤窑、气窑这四种主要的烧成技艺分区,反映瓷器烧制这项古老技艺的发展。
此次推出的展品为7位钧窑艺术家近年力作,都来自钧窑原产地——河南省禹州市神垕古镇,其中不乏收藏级珍品。如,已故钧瓷泰斗刘富安的煤窑作品《盘口瓶》,胭脂红与天青的交融呈现出朝阳初升的欣欣然,而他的另一件煤窑作品《橄榄瓶》又以浓得化不开的葡萄紫呈现出晚霞与密云的辉映。再如,国家级非遗任星航大师和其女儿、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任英歌的柴窑烧制作品《云海奇观莲语螭龙尊》,营造出天边云海漫漫的仙境,他们的另一件柴窑作品《观海听涛万象尊》又仿佛乘风至东海之畔观沧海浪涛。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将视野放在当下,这将给予我们丰富的滋养。”青藤美术馆馆长卢志刚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作为一直关注中国文化当代表现的实验性场馆,青藤美术馆创设“青藤非遗周”,由此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最新尝试,表达“关注传统,着力当下,放眼未来”的艺术态度和眼光。同时,通过将非遗作品的现代传承呈现给观众,提升市民群众艺术修养的同时,也将为艺术季带来即时反馈,反哺创作,让“高大上”的钧瓷更贴合当下的审美,成为会“呼吸”的流动的美育课程。这场展览将成为大运河文化从中原到吴越系列展览的首演,未来,馆中将有更多丰富特色的中原文化以多元形式展陈,呈现出华夏非遗文化之美。
虹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青藤美术馆作为环鲁迅公园艺文群落的一员,一直为周边居民、园区白领和游客提供着大美育的平台。本次展览呈现的不仅是器型之美、主题之美,更是对国潮国风的文化自信。接下来,将组织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师生前来参观学习,在人们与器物的对视中,在审美的“呼”与“吸”中,让美好走进大众生活。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1日。
作者:单颖文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