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朱兰,1976年8月生,中共党员,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医师,上海市首批家庭医生,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先后获评第九届中国医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最美医生、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等。
朱兰就像一个移动小诊室,蹬着自行车、背着医药箱,每天在社区的各个楼栋间穿梭。医药箱里的听诊器、血压计和急救药物,连结着她和1800余位签约服务对象。她戴着口罩,问诊时笑意仍从眼里透出来,老人们顿时放松下来。
“小朱医生”的轻快,让人很容易忽略,她也47岁了。在她工作的斜土街道,老年群体超过2.5万人,慢性病患者尤其多。比如装过心脏支架的爷叔,除了检查全身状况,还要不时逗乐让他保持心情舒畅;阿婆患糖尿病多年,控糖的同时也要叮嘱三餐规律……“面对的老人成百上千,但都有自己的小脾气,得哄。”
不同于传统医疗机构的点对点医患关系,朱兰走进患者家庭,帮助她摆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可以从个例中寻找可复制推广的共性诊疗方案。走出诊室、走入社区,朱兰打趣她的转型为“出走”,“我的出走,是为了居民健康的回归”。
在上游“筑坝值守”避免更多人“落水”,是她的心愿
朱兰也纠结过去留。
2005年,为适应社区卫生改革需要,日晖医院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彼时,在这里工作了7年的朱兰站在“三十而立”的分岔路:继续做专科医生,还是成为全科医生?从小在医院家属院长大的她,见过诊室人满为患,也经历过重症监护室的生离死别。几个晚上的辗转反侧后,她想明白了:专科医生好比在下游救治落水者上岸,而社区全科医生的职责,是在上游筑坝值守,提醒大家“此处水深”——“从源头上加强控制,避免更多人‘落水’,是我的心愿”。
她参加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蹬上自行车深入社区,筑牢基层卫生健康这道堤坝。2011年,朱兰再次转型,成为在全国试点的首批家庭医生。
工作愈发忙碌,面对的不解质疑更多,但朱兰性格也像水,“什么地方都淌得过去”。爷叔因为瘫痪日渐孤僻暴躁,朱兰就为他制订详细的康复计划,除药物、饮食调理外,还开出运动清单——在房间安上扶手、铺上防护垫,用以肢体康复;申请到轮椅,让爷叔出家门晒太阳。短短半年,爷叔偏瘫情况改善,心情更是开朗不少。
“家庭医生岗位为我打开一扇窗”,朱兰眼中,不再只关注病患处,更关注全生命周期的人。她探索出家庭健康评估研究,构建80余个细化指标,让居民不生病、少生病、生小病、生病了能早日康复。她还借鉴国外慢性病管理方式,从个案中提取共性,进行群组干预。以高血压患者为例,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定期以小组围坐的方式在社区试点。病友们共同学习控制饮食、培养习惯、合理运动,半年间,社区700多名高血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从“一个人的战斗”变成“一群人的协作”
朱兰早已习惯和老人们朝夕相伴,轻易不出远门。别看她步调快、语速快,但面对老人,却是不由自主地慢下来。
遇上新病人,她看完病配好药后,总请人再回来一趟——把每种药的用量、用法写在药盒上,如何服用一目了然;对于签约病人,她一遍遍地叮咛注意事项,怕居民记不住,就手写下来,压在茶几玻璃板下,“会萌生出照料自家爸妈的感觉,就有了为人子女的别样耐心”。
“多想一点、多问一点,多说一点、多帮一点”,渐渐地,老百姓的口碑聚沙成塔,老病人搬了家,还辗转几路公交点名找“小朱医生”。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成为上海医改的“名片”在全国推广。签约数多起来,朱兰开始遇到一些疑难杂症。这时,上海开始推进“1+1+1”签约服务,构建区域型紧密医联体,加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朱兰为了更好成为其中之“1”,还不时去徐汇区中心医院坐诊,汲取经验,和二、三级医院专家共同为居民服务,“这次‘出走’,我从‘一个人的战斗’变成‘一群人的协作’”。
“在上海,有许多类似我这样的家庭医生,在医改的大背景下,得到飞速成长和发展。”眼下,朱兰走街串巷时也带上了年轻医生,期望更多优秀医生扎根社区,当好千家万户的“健康守门人”。
作者:王宛艺
图片:赵立荣 摄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