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秀林萌发新绿;生态之城,镶嵌在蓝绿交织的底色之中。
近日,由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主办的“2023东滩论坛——弘扬生态文化,践行低碳生活”专题研讨会在市政协举办,旨在围绕“双碳”,深入探讨如何从生态文化层面,发挥“人”的重要作用。
夯实“三个三”
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阐述了以低碳理念引领垃圾分类2.0时代的思维、行为和作为。自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上海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已走过近4个年头。目前,上海垃圾分类“三增一减”实效趋于稳定——
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35%左右;
可回收物量回收量,基本稳定在日均7000吨左右;
有害垃圾分出量,日均2吨以上;
建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化处置设施,历史性地实现了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如何实现垃圾分类提档升级?”邓建平以“低碳”为题眼,提出“三个识”“三个突出”和“三个力”。
首先,“三个识”包括认识、辨识和共识。
其次,“三个突出”则贯穿源头、中转和末端三个环节。其中,源头环节,突出服务品质,提升源头减量的可参与性。举措主要有:鼓励有条件的商务楼宇等公共场所,细化可回收物收集容器设置,拓展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试点效果,创建一批地标窗口区域精细化分类示范区域;中转环节,突出智慧赋能,提高过程减量的可控性。比如,逐步实现全程体系平台智慧化监管,鼓励区中转设施安装智能探头和垃圾分类单车称重等智能感知设备,提高湿垃圾转运设施品质监控能力,倒逼源头减量;末端环节,突出整合协同,增强末端减量的可能性。
再者,“三个力”分别为借力而动,科技创新为引领;聚力而出,重点制度为支撑;蓄力而谋,潜力储备为牵引。这是值得深挖的富矿。比如,强化资源化利用产品推广应用,通过对湿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累积效应进行监督评价,拓展湿垃圾资源化产品在滩涂土壤改良、林业、绿地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打造普惠“绿资产”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志青认为,具体到公众层面的碳减排,有必要打造普惠性的绿资产,让广大公众都能参与到绿资产的生产、交易和分配过程中,并参与到碳普惠的进程中。比如,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购买或乘坐节能的以及新能源的车辆,使用节能型的家电,并通过参与“碳账户”等碳普惠平台,将自身节能低碳行为所产生的“碳减排”效应,转化为“碳账户”中的“碳积分”,甚至在未来进一步参与碳市场的交易,这些行为都将驱动和催生普惠性的绿资产。
具体可以在四个层面发力:
一是要推动绿色低碳文化建设,只有真正从文化上接受和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是建立绿色低碳激励机制,即有必要充分利用财政、金融、投资、价格和标准体系等各类市场化政策工具驱动公众的碳普惠。
三是实现绿色低碳增长协同发展,也就是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碳减排和非碳减排、高碳资产和低碳资产等。
四是夯实绿色低碳技术基石,推动环境效益的量化和价值化。
践行低碳生活要多管齐下
在论坛上,市生态文化协会副会长凤懋伦提出减碳需要多管齐下,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唐家富则提出要建立碳普惠机制体现低碳行为生态价值。
在此基础上,论坛形成了一系列共识成果,要把生活中的减碳,融入每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反映在每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上,贯穿于每一个人的吃穿住行。尤其要立足于上海已经进入垃圾分类2.0时代,增强人人低碳意识,宣传绿色资产普惠,推崇减碳科技创新,坚持制度仁德并举。要用“人”尊重自然来减碳,用“人”自我革命来减碳,用“人”知行合一来减碳,全民行动、全面行动,人人低碳、乐享普惠。
作者:史博臻
编辑:张懿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