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精神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并一直激励着科研工作者们直至今日。日前,作为核科技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基础研究机构——同济大学核医学研究所充分发挥“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设立“对话杰青”讲堂,以“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大学生追求科研创新。
开设“高等讲堂”,衍生“对话杰青”创新课程
据悉,同济大学2018年起开设“高等讲堂”作为全校研究生的必修课程,邀请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和院士在内的学术巨擘、党政教育领域精英和企业家给研究生授课,分享治学与职业发展经验,提升研究生科研学术能力与综合素养。
在同济大学“高等讲堂”机制下,该校的核医学研究所以“两弹一星”精神为核心特色,建立我国核科技领域的创新课程——“对话杰青”,解锁核科技人才培养和核科技教学的新模式。同济大学核医学研究所所长余飞教授介绍,除邀请国家杰青作为主讲人外,课程还邀请国家优青等卓越青年医学专家为讨论嘉宾,讨论嘉宾作为研究生与国家杰青之间的“传播桥梁”,从初级到进阶,从微观到宏观,小到如何处理实验中的细节,大到如何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形成良好的科研思维,以前辈引导模式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快速成长。
心怀“国之大者”,“两弹一星”精神赋能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和专业实践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开展引领工作,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话杰青”讲堂授课教师、我国核医学领域第一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教授田梅以自身经历为研究生们寄语:“自己知道本领域的世界最前沿研究,所以要想始终保持领跑,就必须怀有内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杰青教师们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健康之大格局,对核科技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潜移默化了广大青年学子。余飞教授表示,“对话杰青”通过分享杰青教师们在自我认识、科研探索的成长经历,能够近距离让青年学子浸染和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
铭记“自立自强”,推动我国核医学走在世界前沿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继承“两弹一星”精神的中国核医学近年来有了巨大进步,核药物、核医疗设备等国产化率不断提升,但仍存在“卡脖子”问题。
“对话杰青”讲堂的授课教师,我国首位核医学领域杰青、北京大学医学同位素研究中心教授王凡告诉研究生们,肖伦院士开创了我国生产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新纪元,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历史,而她自己则从老一辈核科技工作者手中接过事业的“接力棒”。她在现场启发大家说:“中国核医学是不是一定要遵循美国18F-FDG/PET这样的核医学发展模式,中国是不是可以有自己的核医学发展模式?”“希望未来中国核医学能够有机会来引领国际核医学的发展,惠及民生,惠及天下”。这样的言传身教,能够让广大青年学子自觉肩负起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设核科技强国筑牢根基。
作者:张天弛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