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放着螺钉、医疗丝线、塑料管、接骨板;另一边的纱布上别着一根极细的月钩形针头。今天(15日)是开学首日,中共一大纪念馆“百件文物藏品进课堂”活动再度打响上课铃。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中学大礼堂,这个不起眼的泛旧小木盒成了“主角”。学生们近距离地观察、感受,也大胆提问:当时没有显微镜,那么细的针是如何进行如此复杂的手术的?
就是凭着这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创新之举,这套器械见证的手术,在1964年第20届罗马国际外科学会大会上被公认为“世界首例断肢再植”。而主刀医生、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生陈中伟,也被誉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
眼下,这套1963年首例断肢再植手术中使用的医疗器械,也是珍贵的三级文物,“走”到孩子们面前,将一双双“巧手”创造的关于“手”的中国医学奇迹娓娓道来。
“1963年1月2日,上海机床厂青年工人王存柏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却因为意外失去了右手。医生陈中伟很清楚,当时世界上还没有断肢再植成功的先例。但他深知工人不能没了手,他决定为这名年轻人,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医学领域创造一个奇迹。”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专员张粟介绍,断肢再植是非常精细复杂的手术。没有手术显微镜的条件下,血管的缝合尤其困难。陈中伟和血管外科医生钱允庆决定采用“套接法”——将两段血管的管墙之间塞进特制的套管,然后用线打结。但人体的血管内径只有2.5mm,找不到尺寸合适的套管。时间紧迫,医务人员想到,“扎辫子时,塑料发绳可以拉长、变细。”于是,他们试着把最小一号的聚乙烯塑料发绳消毒、加温,把它拉细当做套管。这一尝试获得了成功。
经过医务人员数小时努力,血流过去,苍白的断手重新呈现出生命的红润。第一次手术后,医生们又和患者一起闯过了肿胀关、休克关、感染关、坏死关,断手再植成功。
半年以后,这只手不仅能拿筷子、握笔写字、打乒乓球,还能提6公斤的重物,成为全世界第一只真正意义上再植成功的断手。一年后,工人王存柏重返工作岗位,回到了他的机床旁边。
“对中国人来说,世界首例断肢再植的成功绝不仅仅是中国医学界的骄傲,更是激励中华民族战胜任何困难的民族自信心的强大动力。”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中学校长周峰说,这也是开学首日请来这样一件文物的意义:希望孩子们懂得致广大而尽精微——上世纪60年代,医生们就用肉眼做显微镜、用扎辫子的塑料绳做套管,开创了“显微医学”领域,在世界医学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中国声音。“希望这个大课堂,能为孩子们埋下一颗‘技术报国’的种子。”
“医生们用自己精细灵巧的双手,克服种种困难,帮助无数断肢患者继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我长大后也想成为一名医生。”六年级学生何其润当过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小小讲解员,却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文物,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背后的故事,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现场,交大医学院教授顾琴龙还通过八个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首创效应的案例,展示了医疗卫生领域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中学”正式更名后,借助上海交大医学院资源,为学生开展安全自护、健康科普主题讲座,传递关爱生命及健康生活理念。“希望我们的孩子也能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用勤劳灵巧的双手共同创造属于这个新时代的伟大奇迹。”
作者:王宛艺
图片由中共一大纪念馆供图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