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高挂,透出浓浓的元宵节氛围。今天(4日)恰逢立春,又临近元宵佳节,徐汇区华泾镇北杨华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试运营以来的首场活动。周边年轻白领围拢一起,着汉服、赏花灯、猜灯谜、包汤圆,其乐融融。休息室内,85后汉服爱好者张文君娴熟地用绳带系结,巧手翻飞——她热心地带来汉服,为年轻白领们穿戴、打造妆容。
此前,中心运营方总负责人蒋平已经策划了很久。闹元宵年年有,北杨华发片区青年白领多,怎么吸引到年轻人?家里00后女儿的一次汉服出街给了她灵感。汉服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近年来“破圈”式传播,受到越来越多年轻群体的认同。“大街上常常看到三五成群身着汉服的年轻人,这种国风传承与青春形态的新颖表达,我路过都多看一眼。活动何不嵌入汉服元素?”
果然,一场“规定”穿汉服参加的闹元宵,把忠实粉丝张文君吸引来了,报名时还主动请缨:可以带来自家汉服,给家里还没有汉服的姐妹共享。她家住华泾四村,是土生土长的华泾人。早些年华泾镇老人偏多,娱乐活动少,她的“汉服圈”迟迟没有扩大,但近年来,小区年轻人越来越多,带来新鲜活力。
通过今天的活动,张文君就结识到了新朋友——18岁的小张,眼下还是大学生,同样混迹于“汉服圈”多年。“现在国潮接受度高,穿汉服成为一种社交方式,有着相同对美的追求的年轻人通过服装来交流,结识新朋友。”她还打趣说,在汉服圈里,汉服爱好者互称“同袍”,这一称谓出自《诗经》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大家同穿汉服,团结一心,传承传统文化。
现场,五光十色的花灯上挂着谜面,点缀了国风的气氛。大家穿着汉服猜灯谜、包汤圆,一位来自馨宁公寓的汉服爱好者感叹有了团圆的味道。
事实上,这场元宵活动举办地,北杨华发党群服务中心,周边有4个居民区,其中不乏公租房,青年白领聚集。活动折射出的,是华泾镇“更好服务年轻人,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的大文章。譬如试运营中的“生活盒子”,在文体活动、亲子、助老等基础上,特意在“爱心加油站”加入24小时便民服务,社区食堂加开了“咖啡窗口”,在别的党群服务站是很少见的。“可以满足全年龄段人群需求的不同服务空间与功能,帮助解决年轻人生活的后顾之忧,用不断优化的公共服务环境来保障年轻人的创业就业。”徐汇区总工会副主席屠刚这样注解。
未来,北杨人工智能小镇建成,这一片区将有更多白领入住。“除了户外职工,我们也希望服务周边商务区白领,策划更多年轻化的活动,譬如专设教授尤克里里、青年交友、职工夜校等,精准对接更多元的需求。”徐汇区总工会已经在规划下一步安排。
华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田野介绍,随着轨交15号线开通,轨交19号线、23号线、机场联络线等建设项目的推进,出行更加四通八达,吸引青年人才逐渐聚集。未来,随着北杨人工智能小镇、华之门、关港生命蓝湾等将超200万平方米的空间载体开放,高端人才将快速导入,“新产业”“新人群”“新城区”将是未来几年华泾镇的大趋势。“我们要做的是产城融合,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不断通过他们身边的站点,来优化人才配套。”
作者:王宛艺
图片:赵立荣
编辑:苏展
责任编辑:何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