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交警支队朱桥检查站民警费浩清目光炯炯有神地盯着屏幕上来往的车流,用电台向指挥中心汇报流量情况。这是费浩清退休前最后一次参加春节安保工作,他的退休日是年初七。虽然临近退休,但费浩清仍然坚守岗位,以对公安工作的满腔热情,站好最后一班岗。
当交警一干就是35载春秋
“我应该是全分局检查站工作最长的交警了。”费浩清从警前,当过农民、做过工人,25岁从警穿上制服后,一直在当交警,大部分时间都在沪苏交界的省际公安检查站工作,经历了检查站工作的风风雨雨,更目睹了城市道路和车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8年,刚刚从警的费浩清被分配到陆渡检查站,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从城里到单位,耗时一个多小时。冬天西北风吹得呼呼作响,丝毫不减他奔向人生梦想的第一站。那个年代交通不便,警务装备简单,费浩清就在附近的收费站、村庄开展群防群治,发动群众开展协防工作。记得1989年,一名娄塘地区的“小混混”朱某因为将人打伤后潜逃,深夜路过收费站时,收费站工作人员因为认得此人,及时向费浩清做了报告。费浩清迅速追上去把他拦住逮个正着。第一次抓获违法犯罪人员,让费浩清热血沸腾,他每次夜班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查获各类偷狗、捕蛇、偷电线的违法人员,让各类违法活动在检查站前止步。2007年,费浩清在执勤过程中发现一名普桑汽车司机说话支支吾吾,正要进一步核查时,此人竟然撒腿就跑,费浩清连忙追上去,奔跑500多米将人抓获。后来一查,联系到该车车主时,车主反馈自己的车在张家港被偷正要去报案,没想到上海警方这么快就破案了。费浩清深切感慨,公安检查站是打击违法犯罪的“滤网”,不计其数的逃犯、不计其数的违禁物品在这里“折戟”。
35年来,费浩清当过普通民警、地面中队指导员高速大队副大队长、检查站站长。2004年从地面道路上了高速的检查站后,费浩清见证了嘉定高速路网的完善,高速里程数也从原先的100多公里增加到150多公里。以他现在所在的朱桥检查站为例,车流数从04年的1万,增加到高峰时的15万。伴随这样变迁的,是公安检查站工作的新月异。
“检查站就是大型安保的前沿阵地”
“奥运、世博、APEC、六国峰会、进博会……”费浩清的从警生涯中,遇到了许多这样的大型安保工作,每次大型安保道口检查站都要承担起繁重的安保任务,在他的从警记忆里,检查站就是大型安保的前沿阵地。
2008年8月,费浩清在朱桥检查站站长的任上,手握钢枪、头顶钢盔、身穿厚重的防弹衣,精神抖擞地站在岗位上。这是当时奥运安保道口最艰苦的岗位,费浩清经常将自己安排在这个岗位为民警顶岗。高速检查站只有一顶大伞遮阳,站上岗位就是一身汗,衣服从里到外全都湿透。当时,这样全国一盘棋的大型安保工作,站上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为了震慑和抓捕各类路过检查站的违法犯罪人员,费浩清将各类查控可能遇到的情况,做了大量防范处置预案,并为后来的各类大型安保检查站查检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世博年,道口来了许多山东、福建等地的学警,参与到检查站入沪安检查控工作中。费浩清看着这些年轻的公安学子,就想到了自己刚从警时的样子,他虽然已从领导岗位退了下来,但依然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教给学生们。那一年的世博安保工作,经过参战民警的共同努力,朱桥检查站查获的逃犯数量破了纪录,费浩清也立足自己的岗位,为有效维护世博会的安全举办尽了应有之力。
事无巨细的“道口大管家”
“这个桌子腿断了,都是老费自己修的。”现任朱桥检查站站长陆伟锋指着眼前的桌子的修补处,自豪地说道。在陆伟锋的眼中,费浩清不但是不可或缺的内勤,更是整个道口检查站的“大管家”。
2020年新冠疫情袭来,道口检查站成了阻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各部门增援道口人员集聚,道口入沪检测工作纷繁复杂。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各种后勤保障工作的重担压到了费浩清的身上。哪里灯不亮了,哪里缺台凳了……费浩清对每一件需求都作全过程跟踪,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高,做好检查的同时还要进行个人防护,为达到最大效率、最好效果,检查过往车辆的方式还在不断动态调整。他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为更好地完成任务出谋划策。道口检查站地处偏僻,各类设施的安装、维修都需要提前联系、连夜实施,费浩清吃住在单位整整35个日夜。他常对站长说,自己在岗一天,就要发一天的光和热。费浩清说到做到,除了日常的数据文书统计报送、物业维修等,为大家做好保障的同时,也经常为年轻的同志顶岗。今年一月,站上的同志相继感染新冠,费浩清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并格外细致地做好个人防护。直到第一批患病的同事康复返岗后,费浩清也发烧了,他对接班的同志说,这下可以安心回家休养了。
时光如梭,一如窗外高速公路上的车水马龙。这个春节一过,费浩清就要正式退休了。他出身农民,与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血肉联系,所以他格外珍惜这从警生涯的最后时刻,愿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到底。
作者:周辰
通讯员:徐波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