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大早,家住宝山区罗泾镇罗宁苑的王老伯夫妇梳洗坐定,静待“送苗入户”。两位八旬老人血压偏高,经调理最近血压稳定。在咨询社区医生后,老人决定接种新冠疫苗。
当前,全国多地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对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来说,需尽快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与保护力。上海城乡社区迅速行动起来,纷纷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抢抓窗口期,为老人尽早穿上抵抗病毒的“防护服”。
“熟面孔”陪同,给予老人安全感
临近约定时间,王老伯夫妇心中还是有些忐忑。“叮……”门铃声响起,出现在门口是“老熟人”社工小严,一下子缓解了他俩的紧张情绪。
“爷叔,血压测过吗,最近头孢、抗生素这些药有没有吃过?”小严与老人寒暄的同时,一旁的接种小分队正准备着针剂,双方默契地打着配合。
“我们鼓励有经验的社工或居民区书记,在‘送苗入户’中全程陪同。”罗泾镇副镇长孙洁介绍,他们采取“村居联动”方式,老村支书、居民区书记、网格社工等各方合力科学动员。“有熟悉的人讲讲贴心话,给予老人一份安全感”。
接种小分队上门完成接种后,便迅速撤至居委会并等候在此,直至确认老人无碍后,才返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据悉,罗泾镇逾万名老年居民中,完成第三针接种的有将近6800人。
数据找人,精准锁定需求名单
有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可在居村微平台上选择相关标签,譬如实住居民、年龄大于60岁、未接种疫苗等,由此,一键生成未接种疫苗老人的名单,并精准推送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华泾镇馨宁居委会社工通过大数据画像,电话联系适合接种的老人
徐汇区华泾镇,年逾七旬的张老伯就收到了精准推送。今夏,因血糖控制不稳,王老伯错过了疫苗接种。最近病情稳定,镇城运中心大数据精准画像,认为其“适合接种”,便向社工推送。社工电话联系老伯后,科学普及相关知识,解疑释惑,他当即同意接种。据悉,数智赋能下,华泾镇16774名60岁以上常住老人中,接种首剂的为14822人,覆盖率约88.36%。
入户走访时,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社工也有科普“神器”——社区报有关疫苗接种与居家隔离专刊。新冠疫苗接种需注意哪些问题、居家隔离有哪些注意事项、抗原如何自测……这份“百科全书”,针对老人关注的问题进行权威细致的解答,渐渐打消了老人及家人的顾虑。
延时服务、流动点位,打通“最后一公里”
基层社区,这两天,主动前来咨询疫苗接种的老人及家属变多了。为打通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基层社区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做好服务。
落实流动接种点,闵行区颛桥镇送苗进社区、送苗上门
长宁区新泾镇,应老人需求,每天14时至16时开设出数个流动接种站,在33个居民区内巡回。“既避开了清晨的买菜高峰,还抢在孩子放学前,”老人们为考虑周到的接种时间点赞。同时,点位信息也通过社区微信群、公告栏等渠道推送至老人生活圈,确保“应知尽知”。
虹口区欧阳路街道SVA世博花园活动室,摇身一变成了“迷你接种点”兼咨询点。医护人员定时上门,辖区老人在“家门口”接种。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长了接种服务时间。每天8时至20时,老人均可来此接种。既避免老人扎堆,也确保高龄老人能在子女的陪护下前来接种。
作者:王嘉旖 王宛艺
编辑:单颖文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