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又多了一个热门旅游打卡地,那就是历经五年修缮后重开的万寿寺。这里曾是皇家祝寿的特定场所,永乐大钟的鸣响之地,有着“京西小故宫”的称号,见证了清王朝的兴旺与衰落。这座集寺院、园林、皇家行宫于一体的大型古代建筑群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此次修缮又带来哪些历史新发现?跟随记者的镜头去一探究竟吧。
▲万寿寺。(江胜信/摄)
古寺的前世今生
万寿寺坐落于海淀区紫竹桥北,山门前流淌着长河。长河是大运河上游通惠河的一部分,古时长河沿岸寺庙林立,万寿寺是建筑规制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走进寺内,只见红墙古刹掩映在参天古树间,正值深秋,银杏、国槐等古木笼了一树金碧,午后的日光穿过寺庙的菱格窗,投下斑驳光影,更显得古朴肃穆。万寿寺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由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带头捐资修建,万历皇帝亲赐匾额“护国万寿寺”,内阁首辅张居正为其撰写碑文。万寿寺契合了“人生五福”之说,“人生五福”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第一福就是长寿,因此也成为皇家祝寿庆典的特定场所。
▲万寿寺远景。(江胜信/摄)
万历三十五年(1607),刻有整部华严经的永乐大钟由汉经厂迁至万寿寺,悬于万寿寺东路的大钟楼内,“日供六僧击之”,钟声悠扬,数十里外都能听到。
及至清朝,万寿寺又得到了清代皇室的垂青。寺门前所悬匾额“敕建护国万寿寺”为顺治皇帝所赐,如今已变得有些斑驳。康熙二十五年(1686)万寿寺西路增建皇家行宫,万寿寺成为畅春园至神武门沿途一处重要的祝寿场所。乾隆十六年(1751)和二十六年(1761),为迎接崇庆皇太后六旬、七旬寿诞,万寿寺再次被翻修、扩建;清末,慈禧太后喜欢乘船去颐和园,行船至广源闸时,也常来万寿寺礼佛、休憩。
▲万寿寺慧日长辉殿。(艾广欣/摄)
历经康熙、乾隆、光绪三朝的重修、扩建,万寿寺规模远超明代,形成了三路七进的庞大格局。其中,中路为典型寺院,庄严雄伟;西路为帝后行宫,富丽堂皇;东路为方丈院,简朴恬淡。最难得的是,在中路建筑之后,还有一花园,曲栏回廊,御书碑亭,苍松翠柏,仿佛紫禁城内御花园的缩影。万寿寺集明清寺院、行宫、皇家园林于一体,故而民间把这里称为“小故宫”。
▲万寿寺后花园附近景色。
清朝灭亡以后,这所皇家寺庙失去了天家庇佑,也随着动荡的近代史几经沉浮。民国时期这里的寺院房舍被占用,先后被当作战俘营、学校、疗养院、收容所等。1958年至1976年,寺院中多数佛造像被陆续拆毁,在文物管理部门的力争下,万寿寺的主体建筑得以保存。1979年万寿寺作为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万寿寺中路被辟为北京艺术博物馆。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寺再次迎来新生。
120余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历史上的古建筑常常是“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有着445年历史的万寿寺也不例外。
四百余年来,由于风雨剥蚀,木结构变得糟朽,红色油饰剥落,墙体露出裂缝……这里保存下来的106座建筑、353间房屋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万寿寺修缮工程于2017年闭馆筹备,2018年3月15日正式启动,2022年6月20日工程竣工,9月16日万寿寺重新对外开放。此次修缮是万寿寺历史上第五次大规模修缮,也是120余年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修缮工程。
与此前的四次大规模修缮均为皇家主导、主要为了皇室祈福祝寿不同,这次的修缮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建筑本体、展示万寿寺的建筑艺术和历史价值。“保持原状、修旧如旧”成了修缮时的重要原则。在较少干扰的情况下,让古建筑能延续更多年。
来到万寿寺的“后花园”,在大禅堂后檐墙处布置的万寿寺建筑构件展陈列了此次修缮中更换、替补的部分木构件、脊饰构件、砖瓦构件等。这些建筑构件承载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是见证万寿寺变迁的重要文物,也浓缩着古代建筑的工艺智慧。其中最大的构件是眼前这座纹路斑驳,长约7米的木梁,它是此次万寿寺中路七进院的万佛楼挑顶修缮时,抽换掉的一根断裂的七架梁。据介绍,七架梁是指其上承托七根檩,长度为六部架之梁(步架即指相邻两檩间轴线的水平距离)。
▲万寿寺中路七进院的万佛楼挑顶修缮时,抽换掉的一根断裂的七架梁。
此次对万寿寺的古建筑修缮,几乎全部采用了传统的技术与工艺,所需补配的建筑材料,也是比照传统的材料选取制作。比如,这次修缮没少用到“偷梁换柱”的手法。此前万寿寺内很多木头柱子出现了糟朽,影响承重,但不能直接替换了之,工匠们便用了传统木工工艺“墩接”,类似于给柱子装“义肢”。施工工人要先把柱子糟朽的部分“截肢”,然后通过传统榫卯的方式,把材质、规格相同的木材拼接在原柱上,并用铁箍和胶加固。
根据修缮规范,当柱根糟朽严重时(糟朽面积占柱截面50%,或有柱心糟朽现象,糟朽高度在柱高的1/5~3/1),一般应采用墩接的方法。这样也是为了尽可能多地保留古寺的历史信息。
现场还展陈了一根直立的柱子,从上之下呈现着从原木基层到刷上红色漆面的“解剖结构”,向观众们展示了传统建筑地仗工艺“一麻五灰”中的讲究。据介绍,所谓地仗,就是用于木构件外层的保护性措施,在木质结构上覆盖一种衬底,位于基层和油漆膜之间,用以防腐防潮。“一麻五灰”便是指地仗有一层麻和五层灰,全套工序需要至少13步:砍活、撕缝、下竹钉、支浆、捉缝灰、通灰、使麻、磨麻、压麻灰、中灰、细灰、磨细灰和钻生油。
墩接法、一麻五灰作地仗,屋面苫背与瓦瓦、椽头彩画贴金箔……这些传统营建的技艺流程,无一遗漏地出现在修缮工程里。除了现场的图文说明,游客还能在电子屏幕上详细浏览此次修缮过程,了解其中的营造古法。
▲游客能在电子屏幕上详细浏览此次万寿寺修缮过程。(江胜信/摄)
亮出惊喜新发现
此次修缮不仅还原了古寺的原有面貌,也让许多重要历史文物遗存重现天日,它们是这次修缮过程中的“惊喜”新发现。
中路山门殿经过修复,亮出难得一见的券顶彩绘,观众抬眼便能望见72只金线描画的红色蝙蝠穿梭在蓝天彩云间,寓意“洪福齐天”。
▲万寿寺山门殿亮出难得一见的券顶彩绘。
从山门殿出来,左侧为鼓楼,右侧为钟楼,中间是天王殿。目前天王殿里展出的是万寿寺历史沿革展,通过时间以图文的形式梳理万寿寺数次兴修扩建的历程,还有万寿寺历史相关的藏品以及考古发掘过程中新发现的文物。其中,一件留有火焚痕迹、文字残缺不全的祭文尤为珍贵,这是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孝惠章皇后入葬清东陵后,在万寿寺举办法事活动的祭文,为康熙第五子恒亲王所写。此次修缮万寿寺中路大雄宝殿时,工作人员从释迦牟尼佛塑像背光处发现了这件珍贵历史文献,它也成了研究清前期万寿寺宗教活动的第一手资料。
▲清康熙五十七年恒亲王为孝惠章皇后所写祭文(残片)。
在万寿阁的台阶前,有一座被玻璃围挡起来的丹陛石,也是此轮修缮过程中发掘出来的。
▲万寿寺万寿阁。
经专家初步鉴定,该石刻为典型的明代中晚期石雕,推测为当年万寿阁前台阶中间嵌置的丹陛石。只见上面刻有十朵缠枝莲花,仔细看,每朵莲花的中心还雕刻着如意、银锭、珊瑚枝等不同宝物,下部刻有海水江崖纹。这座石刻与慧日长辉殿月台前中道阶石大致一样,但因长埋地下,纹饰更加清晰。
▲万寿阁前的丹陛石。
据资料记载,万寿阁曾于民国年间毁于大火,现建筑为本世纪初于原址复建,这或许是这座丹陛石埋于地下的原因。万寿寺虽始建于明代,但是寺院建筑大多为清代所建,作为这座皇家寺院为数不多的明代遗存,这方丹陛石尤显珍贵。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万寿寺的修缮重开,寺内5个基本陈列、350余件馆藏文物精品一同亮相,其中七成珍贵文物是首秀。除了上文提到的万寿寺历史沿革展,安心竟殿与祝延万寿殿内陈列着佛教造像艺术展,分别展示了汉传佛教造像艺术及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两个主题;作为明清皇室为长寿祈福的重要场所,万寿寺万寿阁内陈列着“吉物咏寿:吉寿文物专题展”,北京艺术博物馆拿出馆藏“寿”主题相关的压箱宝——一件清康熙斗彩灵仙祝寿图盘,中心“寿”字上覆一只斗彩寿桃,桃内绘飞舞的丹顶鹤,寓意“寿上加寿”;大禅堂及其东西配殿正展出馆藏清代皇室及其后裔的书画作品,其中,乾隆御笔《岁朝图》首次公开亮相,这是乾隆帝为生母崇庆皇太后亲手绘制的“贺年卡”,图中绘有万年青、观音莲、柿子等吉祥物件,寄托对母亲长寿安康的祈望。
▲清康熙斗彩灵仙祝寿图盘。
▲乾隆御笔《岁朝图》。
曾经是大杂院的东路方丈院,腾退修缮后变成了家具馆,首次对观众开放。院内展出“云落佳木:中国传统家具展”,馆藏明清至民国的40余件家具也是首秀,黄花梨雕花卉纹圈椅、紫檀雕云龙纹多宝格、紫檀雕云龙纹四件柜等珍品带观众领略中国传统家具不同时代之美。
作者:本报驻京记者 彭丹
图片:除标注外均彭丹/摄
编辑:江胜信
责任编辑:陆正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