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临汾路380弄,沿着多层住宅往深处走,跃入眼底的第一栋高层,底楼一方15平方米的“数字小屋”颇为打眼:砖红色的外墙框住了明澈的玻璃门,屋子里的摆置瞧得分明——口罩机、“一网通办”自助机、共享打印机……上了年纪的居民路过,扶一扶老花镜,招牌字样清晰也亲切:“24小时不打烊服务区”。
73岁的朱宗贵是“小屋”常客。下楼遛弯,先到小屋左侧的口罩机上领个新口罩,移步“一分钟诊所”测量血压;隔三岔五拐到“一网通办”自助机上打印离线随申码,“实在方便,今天多打印一张给老母亲。”
嵌在居民区的“数字小屋”延伸着街道、居委会的服务功能,延长了居民享受社区服务的时间,也将居委会人员力量从桩桩件件的小事中释放出来。
当“数字化”注入基层治理,指向的不只是由速度带来的便捷,更指向由温度彰显的人文关怀。以临汾路380弄为例,在社区治理的“最后100米”,数字数据不断在各种好用、管用、爱用的应用场景中得以“加温”,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小屋”解决居民部分所需,提升居民获得感;居委会工作人员也腾出时间深入走访,进一步了解居民情况,形成更细微的画像丰富数据库;由此“生成”精准匹配群体或个体的帮扶,关注到“沉默少数”,也在解决桩桩件件“急难愁盼”中充分凸显治理力。
实体化场景化回应触及更多需求
朱宗贵在小屋打印离线随申码:从扫描身份证到打印完成,耗时不到10秒。数月前,为了这一纸随申码,他要走到小区对面的街道办事处,在受理大厅排队许久,“如逢下雨,简直遭罪。”
临汾路380弄居委会主任征伟径说,“晚上10点多,还有阿姨着急忙慌到‘小屋’打印证明材料。照以前居委会的常规工作时间,就很难覆盖这种应急需求。”
“数字化应用带来一个机遇,社区服务得以向两端延伸,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的服务。”临汾路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这样注解。
对于居民,只有将数字充分“加温”,才能有效体现其效能。居委会干部小高说,时有居民请居委会帮忙给孩子打印作业,也有老人前来询问看不懂的问诊报告。看似“小事”,但都是各自心中的“急事”。她和同事总放下手头的活立即帮忙。不过以临汾路380弄的居民体量——居委会下辖四个自然小区,常住人口5500人左右,居民1832户,其中80岁以上老人300多人,老龄化程度达45%左右,即便小高和同事手机一周七天、24小时开机,仍覆盖不了所有“急需”。也因此,“最后100米”的数字“加温”这时就必须要以实体化、场景化的样貌出现,让可触可及的主动服务化解量大的需求。
街道干部小闻对照“数字小屋”建成前后的两种状态:“以往忙的时候,一天要打印1000多张离线随申码,半天时间耗在上面。自从业务分解到‘小屋’,社工们省出来的时间就能走访社区,做更深层次排摸。”
“加温”让数据有意义治理有底气
“最后100米”的数据“加温”,也体现在对于数据本身的不断修正、补充、完善中。
在普陀区甘泉路街道,街道服务办主任施明浩提供了一组数据:今年1至10月,街道下辖20个居委会共使用数据库436351次。即平均每个居委会每月使用后台数据2000余次,“使用次数除了数据调用,也包含数据更新,足以反映基层工作者对数字画像的用心用情。”
甘泉路街道居民“画像”体量庞大:4.5万余户居民悉数入库、“一户一档”的信息化档案覆盖11万余条居民信息。社区工作者在一线跑腿排摸,为这些数据的精准应用增添了底气,助力他们在应用场景中主动出击,实现政策找人。
施明浩举了一个例子,社区推广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项目,在数据库中筛选出若干纯老、孤老、低保低收入等符合适用条件的老年家庭,其中就有新长小区的王老伯。居委会上门排摸意向,王老伯说非常需要浴改淋的服务,希望能将自家使用了20多年的浴缸改造成淋浴间,解决洗浴“进出难”“易滑倒”的难题。
“如果没有精准而清晰的数字画像,就发现不了王老伯的需求。反过来,通过满足个体化需求,数据也才有了意义,治理也就有了底气。”
作者:苏展 陆益峰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