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风拂碧海,利箭冲九霄。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我国空间站的第二个实验舱——梦天实验舱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开启中国空间站建造收官之战。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作为“空间站舱段运输专列”,自空间站建造工程实施以来,已成功托举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此次梦天实验舱的发射任务,也由长征五号B倾力担纲,成功打响我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的收官之战。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承担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4个助推器的研制工作。
500秒内将23吨梦天实验舱送入预定轨道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五号基础上,为满足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需求,按“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设计思想研制的一款新型大型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25吨,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也是我国首型一级半构型火箭。长五B由直径5米的芯一级+4个直径3.35米的助推器+舱罩组合体组成,其采用的少级数设计理念有效提升了火箭的固有可靠性。
其中,合抱在火箭芯级上的4个助推器,为火箭提供了90%以上的起飞推力,可在500秒内将23吨的梦天实验舱送入预定轨道。
点火时,蓄势待发。助推器增压输送系统为液氧煤油发动机提供了射前重要的点火条件。为火箭提供了恰到好处的发动机入口压力和推进剂温度,可确保在点火口令下达后,发动机能够瞬间被点燃。
飞行中,肩扛千钧。助推发动机通过前捆绑主传力结构将其产生的强大推力传递给芯级,此时的4个助推单点可“扛”起200余吨推力,推动火箭克服重力飞起来。
结束后,毅然放手。当火箭达到预定射程后,控制系统下达分离指令,芯级与助推器之间的前后捆绑连接结构可靠解锁,实现助推器与芯级的安全分离。
就这样,在四个助推器的助攻下,长五B得以一骑绝尘拔地起,筑梦寰宇立新功。
“打一仗”,进一步
长五B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新生代主力火箭。从产品实现入手,设计、工艺两手抓,八院长五B助推器型号两总历时2年,带着各系统主任师对所有单机生产及全箭总装工艺进行了全面审查,将可优化项目一一进行闭环落实。设计人员“驻扎”生产现场,收集生产过程中一线人员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持续进行“源头”优化。
比如,助推蓄压器是抑制火箭结构和推进剂纵向耦合振动的关键单机,其膜盒底座与接头座初始采用焊接工艺,经设计优化后改为一体化成形,4个助推累计减少了24道焊缝,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可靠性。
此外,在每个助推器的两侧各有一条长约18米、宽0.2米的细长罩子,用于保护导管和电缆。在推进剂加注后及火箭飞行过程中,箭体承受载荷产生一定变形,细长保护罩也会随之产生形变。经过充分仿真验证后,设计人员采用增加分段面的形式,直接提高其轴向变形补偿能力,确保在加注后及飞行过程中,能够维持现有的气动外形,让穿行其中的导管和电缆安全可靠地工作。
除此之外,八院研制团队还对此前八发火箭的射前和飞行数据进行了再次判读,并对本发火箭的数据进行横、纵向对比,梳理出发射场产保项目百余项,借助型号试验数字化管理系统(LDM),通过清单化、表格化的形式,确保发射场工作逐项落实、操作过程正确规范、数据记录精准有效。
向高密度发射奋力奔跑
2022年,长五B实施了两次重量级飞行,对于八院助推研制团队而言,相当于要完成八发单芯级火箭研制与发射任务,而且时间间隔仅3个月。为了确保任务按计划完成,助推模块深入研究总装流程,对发动机交付后的总装流程进行优化,通过测试设备并行、导管批产、新材料替代和工艺改进等,将原发动机交付后的总装周期缩短了一半,有力保障了梦天实验舱任务的实施。
除此之外,八院长五B试验队还重点针对靶场难操作项目进行流程优化,降低操作风险和复杂度,提高安装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伺服机构和尾翼的安装是助推模块靶场操作的“大动作”,试验队从安装演练、规程细化、研讨学习等方面做足准备工作,对伺服机构的吊装流程进行了优化,减少了3次吊装,将工作时间进一步缩短;针对以往尾翼需要横跨整个箭体进行吊装所带来的磕碰风险,试验队特研制尾翼停放支架车,将内侧两个助推的尾翼通过支架车转运至“身旁”,在降低操作风险的同时,提高了安装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作者:史博臻 黄帅 陈葆娟
图:陈龙亮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