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前夕,全市检察机关“防范养老诈骗普法进社区”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通过与辖区街道普法联动,检察官将在各社区、街镇养老院、养老公寓等,特别是村居委老年活动场所深入推进防范养老诈骗普法宣传工作,重点聚焦社区留守老人、孤寡老人及郊区农村老人,开展针对性地防范养老诈骗普法宣传。同时,通过线下发放宣传册、检察官说法、法律咨询等宣传服务,线上新媒体平台推送漫画、短视频等作品,向广大老年群体普及相关防范知识,提升识骗防骗意识。
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今年4月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本市检察机关聚焦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养老诈骗犯罪重点领域,依法严查快办了一批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关注度高的养老诈骗案件。
养老诈骗犯罪的背后,往往伴随着虚假宣传、欺诈销售等“骗老坑老”等行业乱象。检察机关结合办案,梳理总结养老服务机构、艺术品经营、食品药品等问题集中的重点监督领域,通过检察建议、座谈交流、走访沟通等方式,助力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整治,并向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10份,推动完善社会治理,共筑养老诈骗“防火墙”。
当前,全市共有13家基层检察院推行涉老案件专办工作模式,由专门办案组或指定检察官专业化专门办理涉老犯罪案件。
在老龄化程度仍居上海市首位的虹口区,虹口区检察院通过优化涉老专业化办案模式,开展对老年犯罪人的教育惩戒,维护老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不断完善老年犯罪人与老年被害人双向权利保护机制,为老年人构筑司法保护安全网。
检察官介绍,在老年人犯罪案件办理中,对于犯罪情节较轻、无前科劣迹,具有认罪认罚、赔偿被害人等情节的案件,以“小案精办+个案研判”“退赔退赃+赔偿前置”“细化流程+规范引导”“凝聚共识+监督合力”“案例推广+花式普法”等方式方法,兼顾法律监督和矛盾化解,在退赔退赃、教育惩戒和释法说理的基础上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对老年犯罪嫌疑人适用非羁押强制措施、轻微犯罪不起诉、非监禁刑等柔性司法举措。
自去年以来,该院着力构建“五大机制”为老年被害人提供“立体化”权益保障机制,包括强化追赃挽损机制、法律援助引导机制、司法救助互通机制、“疗愈式”心理抚慰机制、成年子女及亲属关护扶助机制等。并以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为契机,打击侵犯老年人权益犯罪,通过追赃挽损、司法救助加强老年被害人权益保障。
徐汇检察院在办理涉老年人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涉嫌犯罪的老年人,其违法犯罪的背后都与子女给予的精神慰藉、物质支持不够以及自身法律意识淡薄有着一定的关系。为此,该院于今年开始着手探索涉老案件的督促关护工作。
当检察机关发现因涉案老年人的子女等关护责任人存在关心照护缺位等问题,影响老年人健康生活,导致老年人犯罪或受到侵害时,由其成年子女或其他对涉案老年人依法负有赡养、监护义务的自然人或者组织作为督促关护责任主体,签署“关护承诺书”对涉案老年人履行保障经济合理需求、提供精神慰藉、确保患病治疗、营造和睦家庭环境、配合进行普法宣传教育、配合进行社会调查、考察、回访等义务,帮助涉案老年人真正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该项制度的具体实行主要分为调查评估、跟踪考察与跟踪回访三个阶段。当检察机关受理案件后,对涉案老年人的犯罪动机、犯罪恶性程度、认罪悔罪表现、身体情况、赡养监护情况进行调查,并全面了解、分析老年人实施犯罪或者遭受侵害与关护缺位的关联性,决定是否适用该项制度。随后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调查评估的结果,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适时责令关护责任人签署承诺书,并通过实地走访、当面听取情况反馈、电话及视频回访等形式进行考察,了解关护责任的履行情况,将关护效果与法律后果相关联。最终,在案件作出终局决定后的三个月以内,对相关老年人及其关护责任人进行跟踪回访,巩固深化关护承诺的实施效果。
青浦区检察院则协同区民政局、金融办、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成立全市首个老年人检察保护基地,实现对老年被害人司法救助、心理疏导,人民调解、法治宣讲等功能一体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