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普法宣讲团启动仪式在上海市团校举行。随着普法宣讲团的成立,标准引领、专业保障、基层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支持体系正形成合力。
2022年3月1日,《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落地。在现场,条例中“预防支持体系”作为创新设立的亮点之一频繁被提及。超前预防包括对未成年人广泛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和对困境未成年人的重点预防,主要在学校和家庭开展。
青少年事务社工王珮珺打了个比方,超前预防就如同“体检”,提升个体及群体的能力。
在《条例》起草阶段,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宏通过立法调研发现:刷单、虚假交易、信用卡、网贷、直播诈骗等成为如今未成年人涉诈骗类案件的新趋势。周宏指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社会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同作为。
本次启动仪式由上海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司法局指导,上海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主办,上海市阳光星辰少年司法社会服务中心承办,上海市各青少年事务社工机构协办。
据了解,团市委、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已组建120人的市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普法宣讲团队伍和200人的区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普法宣讲团队伍,其成员既有党政机关的实务工作者、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也有深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一线的律师和青少年事务社工。
下一步,市区两级共青团组织将会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相关部门和单位,围绕《条例》构建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责任体系、支持体系、教育体系、分级干预体系等特点,组织市区两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普法宣讲团开展好宣讲。
作者:占悦 陈嘉音
编辑:祝越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