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上海顺应数字化趋势,率先提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作为全市率先启动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征集、全市首个召开全区数字化转型启动大会、全市首个区级数字化转型专项政策发布的区域,普陀区抢抓数字发展机遇,打响了区级层面全面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枪”。
作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周活动的体验活动,8月26日,普陀区科委组织开展区城市数字化转型媒体体验官探访活动,带领媒体体验官走进海纳小镇、区政务服务中心和上海收钱吧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见证普陀区在经济、治理和生活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新成效与新蓝图。
海纳小镇激活创新基因
记者来到海纳小镇展厅,参观了“数字化创新之路”展示,跟随普陀区相关负责人,走进了海纳小镇以及其创新核心上海海纳工程院建设的“普陀故事”。
据了解,作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创新研究机构,上海海纳工程院于去年12月正式揭牌成立,由市经信委、普陀区政府、海纳工程院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海纳工程院建设。以城市智能、数字孪生等为代表的一批重点场景共建单位入驻海纳工程院,未来将与工程院共同深化场景建设。
上海海纳工程院是海纳小镇的创新引擎。作为全市首个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的区域,普陀区着力打造一个激发融城市智能研发、产业赛道集群、数字产品首发、场景沉浸体验、全球创新生态为一体的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海纳小镇成为普陀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承载地和先行试验田。
普陀区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位于普陀区真如城市副中心、得名于上海“海纳百川”城市精神的海纳小镇,并不是简单重复特色园区的建设,而是要重点打造协同融合的数字产业创新生态。”
未来,海纳小镇还将引入全球创新大会,举行海纳大会,开展路演、高峰论坛,联合孵化器、投融资对接,举办数字音乐节、数字艺术节等,集聚创新力量,通过新基建微更新、新场景深融合,赋能经济、治理、生活数字化转型协同发展,推动普陀城市数字化转型迈向“新高点”。
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提升数字服务能力
在普陀区没有难办的事儿。实现这一点,源自普陀区对标“一流政务服务中心”要求,全面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形成一网受理、协同办理、综合管理为一体的政务服务体系。
在普陀区政务服务中心,记者看到,新大厅正以崭新的面貌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设置于区行政服务中心的“一网通办”普陀旗舰店,成为新大厅的一大特色。旗舰店以“人靠谱、事办妥”这一普陀服务特色为核心,将科技赋能、智能演绎、交互查询融为一体,培养“一网通办”用户的粘度习惯,引导办事人会用、常用、爱用“一网通办”。据介绍,这也是全市唯一的,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从需求侧场景出发,聚焦个人事项和企业经营全周期的应用场景。现场互动屏前,不少企业和群众都在尝鲜使用。
此外,记者还体验了全市首家随申码体验店。在疫情中产生的“随申码”如今华丽蜕变成为“身份识别码”,巧妙融入到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景之中。体验店主要展示了“随申码+出行”、“随申码+就医”、“随申码+文旅”、“随申码+政务”五个场景,实现“一码通行”、“一码结算”、“一码办事”等多项服务。
智慧产品引领商业数字化升级
“收钱吧到账……”近几年,全国各地线下商户随处都可听见这样的声音,这家来自普陀的企业可以说是开启了“一站式收款”的时代,已经成为支付行业历史变革中领跑的先行者。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线下小微商户对于数字化升级的需求日益高涨。其中,移动支付凭借其不受时地限制、高效、便捷等优势,为实体经济发展、传统商业模式转型注入活力。随着产业数字化的趋势,支付机构的作用不可或缺,支付行业已经成为商业基础设施和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的重要抓手。
收钱吧正是瞄准了这一风口,数年来精准发力。据收钱吧负责人介绍,他们通过对场景、数据、技术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构建“智慧门店”服务模式,为商家搭建了一套简便实用、功能强大的门店服务系统,包含聚合支付、扫码点单、自营外卖、营销引流等核心内容,并配合共享充电宝、广告、商家社群等增值服务,让商家门店更具智慧属性,效率更高、生意更好。
如何为商户数字化转型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如何为消费者带来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支付体验,为产业转型升级与新业态新模式增长持续注入新动能,仍旧是这家普陀企业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方向。
作者:张晓鸣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