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片区,这片被寄予厚望的改革热土,今天迎来了揭牌三周年的日子。
3年来,新片区紧盯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的目标和强化“五个重要”的定位,实践探索全面展开,高端要素加速集聚,经济发展动能强劲,交出了令人振奋的答卷。
3年前,上海临港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一期)只用3天就拿到了首张综合验收合格证,特斯拉高管在临港新片区的挂牌仪式上有感而发:“我们相信,临港有足够的空间让梦想成为现实。”
3年后,这一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上市”纪录的中国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下线整车数量已超过100万辆。放眼全球,三分之一特斯拉汽车都是出自上海临港的“中国制造”。
特斯拉梦想成真的故事,已被外界盛赞为“临港奇迹”,成为这一“特殊经济功能区”锚定高水平开放结出的一大硕果,其背后更包含着新片区从酝酿、破茧,到加速开发建设一以贯之所担当的特殊使命。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对临港新片区建设提出“五个重要”的功能定位——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
“五个重要”深刻道出了“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关键内涵。
这3年的发展,临港新片区坚持以“五个重要”为引领,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全力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这3年的发展,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的78项任务已完成90%,国家、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出台各类政策260余项,形成全国和全市首创性创新案例87个,以贸易自由、投资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以及数据便利为核心内容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展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坚定决心与扎实行动。
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破局”,“特殊经济功能区”的使命更离不开“创新”二字。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临港新片区以制度创新为牵引,以核心技术为突破口,以高水平开放激发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这3年的发展,临港新片区以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为平台构建开放创新生态,20家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先后落地,科创动能加速集聚;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首个突破千亿元级规模的产业,“东方芯港”建成国内最为完备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生态,“动力之源”集聚一批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高端化、集群化、基地化的先进制造业格局基本形成。
火热的夏天,“特殊经济功能区”热力四射。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幅度高达21.3%,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增长极和发动机”名副其实。这些亮眼的经济数据背后,持续奏响的高水平改革开放最强音,充分释放着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积极信号。
面向未来,作为中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不负“特殊经济功能区”的特殊使命,临港定当彰显特殊作为,成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征程上的新标杆。
作者:本报评论员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