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至17日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整体以良为主;18至20日,整体良至轻度污染;21日至22日,区域持续高温,中北部空气质量以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臭氧。”
今天下午,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图正式上线。今后每周一,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居民都能在一张图表里,快速获悉未来7天的空气质量情况。
四地监测数据共享、预报会商,共同研判未来空气质量变化
未来7天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报和未来1天长三角区域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落区预报图将通过三省一市生态环境部门微信公众号“美丽长三角”专栏及其他新媒体平台共同发布预报结果。
“这是国内首次由地方层面共同公开发布跨省级行政区域空气质量预报结果。”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监测处四级主任科员盛涛告诉记者,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报结果的发布,为公众提供了及时便利的便民信息,也有助于进一步支撑区域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
四地共发区域空气质量预报有赖于前期实现的监测数据共享和协作。据市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副主任王茜介绍,依托成立于2014年的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前期长三角区域400多个站点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数据、十几个大气超级站和2000多家重点源在线监测数据已实现共享。在此基础上,三省一市生态环境部门通过可视化视频开展了一系列区域空气质量预报会商,按照统一的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规范,共同研判未来7天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细化完善区域空气质量预报内容和形式,支撑预报结果发布。
市生态环境局监测处处长魏化军表示,下一步,三省一市生态环境部门还将继续探索推进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监测预测一体化,共同应对区域大气污染,持续提升区域空气质量。
“隐形杀手 ”臭氧成了主要污染物
记者注意到,在未来7天的空气质量预报中,主要污染物都是臭氧。
王茜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区域臭氧浓度同比上升7.7%,已成为制约区域和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此,区域中心联合苏浙皖三地预报团队开展多次成因研判和会商分析,每日开展区域空气质量预报并发送至区域相关单位。
具体来看,上海市生态环境部门不定期组织区域中心开展臭氧污染形势分析和预判;江苏省生态环境部门印发了《2022年江苏省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攻坚方案》,并基于预报预警建立采取相应措施,以有效压降臭氧前体物VOCs排放,遏制臭氧污染高发态势;安徽省生态环境部门出台了《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环境管理技术规范》,召开了全省臭氧污染防治工作培训会,基于预测预报结果,精准查找问题,采取精准措施;浙江省每半月召开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视频调度会,会商分析大气环境形势分析与预测,对预测的污染过程,锁定热点网格和重点目标网格的行业和企业贡献,明确区域精准调控最优方案。
最近两年,出现在长三角区域居民相机里的美景,除了碧波荡漾的水面外,还有越来越多的“水晶天”。长三角区域“蓝天保卫战”的成果肉眼可见,2021年,长三角区域PM 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1.4%;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6.7%,比2020年上升1.6个百分点。
四地空气质量“一图览”
作者:张天弛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