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85周年纪念日。上午8时13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一曲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准时奏响,全场肃穆,向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默哀。
人群中,年近七旬的钟逸平手持装裱好的泛黄照片,神情哀恸。照片中的人,是他的爷爷钟铭,也是牺牲在淞沪抗战战场上的一名烈士。
七八年间,为拼凑出爷爷牺牲时的完整历史拼图,钟逸平辗转走过了多个城市。从湖南到上海,从老宅到档案馆,终于从无数文史资料中拼出了那段血色过往。“爷爷是在敌人的炮击中牺牲的,战况惨烈,但他们奋力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钟逸平的随身文件袋里,还带来了一封爷爷钟铭写给奶奶的遗书。信中这样写道,“(如)有二三月没有信了,你也不望了,用心抚养小孩,或是男或是女怎宜,一样把他抚养成人。”对于这场惨烈无比的战争,钟铭早有心理准备,还做好了牺牲一切的打算。“我希望新一代年轻人也能学习传扬烈士精神,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钟逸平感慨地说。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上海陷入硝烟弥漫的战争苦难中。在恩派亚电影院难民收容所内,就诞生了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培育下的少年儿童革命文艺队伍——孩子剧团。
今天起,《抗战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文物手稿图片展》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正式开展,展期两个月。数十份团员回忆手稿、百余幅图片、近百件文物,清晰勾勒出孩子剧团在抗战时期为抵抗外敌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团结全国儿童力量,发出抗敌御侮的民族强音的光荣事迹。
“孩子们走出了另一条‘长征路’,”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文史研究部负责人胡文君说,成立五年间,孩子剧团一路途径上海、江苏、河南、湖北等多个省市。走路、坐民船、乘货车、乘客车,孩子们在全国各地演出了300余场,辗转走过了近2万公里路程。“保守估计,共有45万观众看过他们的戏、听过他们的歌。”
年龄虽小,孩子们却拥有非凡的勇气与决心。翻阅史料,胡文君发现,从上海出发的22名孩子中,不全是孤儿。其中一位名叫曹大庆的孩子,为争取父母的同意,甚至还以绝食抗议,由此可见其顽强的信念决心。
在从上海出发时,孩子们还专门在《救亡日报》上刊登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这样写道,“我们把全中华民族的土地作为我们的课堂,我们把全中华民族作为我们的家,我们把全中华民族的大人们作为我们的爸妈。”在炮火中成长起的他们,也成了全民族抗战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活动现场,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还获赠了由白中琪、杨涌等捐赠的相关文物。其中,1935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制的首版《义勇军进行曲》黑胶唱片,为1935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制首版,编号34848b ,由于当年发行数量较少,十分珍贵。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自立自强的曲折历程。至此,在社会各界的踊跃捐赠下,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馆藏已达5000多件,为抗战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史材料。
作者:王嘉旖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