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上亚洲象短鼻家族历经17个月1300公里逛遍云南四个州市,于2021年8月8日跨越元江大桥踏上了回家之路。
因此,8月8日,也成为象群回归栖息地的关键节点。
整整一年,这一家子过得怎样?
7月28日下午,在云南勐养子保护区野象谷段,公路上人来车往,公路下方的森林中,7头觅食的野生亚洲象探出身影观察一会儿后,还是按照“预定计划”大大方方地走了出来,在现场预警工作人员指挥行人避让保护下,象群不紧不慢穿过公路进入到公路上方的密林中继续觅食。根据工作人员目测观察,这7头野象里有去年参加过北上南归的亚洲象。
“这样的状况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几次。”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野象跟踪保护小组负责人岩罕陆介绍,这段长4公路的路段上游客停放车辆较多,每一小段他们都安排工作人员值守,只要亚洲象临近这一区域,一个小组的工作人员就立刻指挥游客避让,以确保人象安全。
去年,西双版纳的短鼻家族历经17个月1300公里,逛遍云南四个州市。2021年8月8日它们跨越元江大桥,踏上了回家之路。整整一年,这一家子过得怎样?事实上,今年云南已经多次观察到短鼻家族出没。比如今年2月,西双版纳野象谷风雨大作,一群亚洲象拖家带口沿8号象道走来。象群出现在这一区域并不罕见,但大家定睛一看,却欣喜若狂。是那个短鼻家族回来了。
短鼻家族在野象谷安顿下来的第二天给了大家更大的惊喜,监测人员发现象群里还有一头才出生一个月的小象。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高级工程师沈庆仲推断,小象可能是在1月5、6号出生的。沈庆仲分析象群在2021年12月9日就走到了保护区的吊井村,但因为回到野象谷要翻过一座山,为了让小象顺利出生,大部队决定安顿下来,直到小象出生。为了带领新生小象一起回家,本来两天就能走完的这段路程,短鼻家族花了整整20天才走到野象谷。
去年,短鼻家族中年龄最小的小象在妈妈帮助下过坎的场景给无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在野象谷再看到它,小家伙已经壮实不少了。
象群中很勇敢的还有这头两岁左右的小象。去年,它依靠脖子的力量蹭着爬上了防洪堤。今年的“象坚强”也长大了很多。
回到野象谷之后,经过专家一段时间的观测,短鼻家族身体健康,生活习性也没有异常,除了在野象谷嬉戏,它们也时不时深入西双版纳勐养子保护区的密林中。
目前在国家层面上启动了亚洲象的相关的研究,也随着短鼻家族回归西双版纳,北上南归象群的监控预警经验得以在云南多地转化应用。目前西双版纳引入第三方参与,扩大监测预警覆盖率,只要象群靠近村庄,就能实现无人机的24小时监测,同时实现了州级联管联防联控,确保人象平安。
相关链接
据了解,为有效缓解人象冲突,西双版纳州在勐海县率先建立亚洲象监测预警中心,并推广到全州。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大无人机、视频监控、红外相机、人员跟踪监测的密度、深度和广度。自主研发了可记录监测信息,实现区域内亚洲象监测信息远程接收、实时传输的“西双版纳亚洲象监测预警系统程序”。在野生亚洲象活动较为频繁的景洪市景讷乡,建立3952亩亚洲象保护工程,通过电子围栏的形式对人流密集集镇等区域实行隔离,以形成一个人象互不干扰、和谐共处的良性环境。
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际面积从原来的360万亩增加到622.8万亩。全州71%以上乡镇均有野生亚洲象活动的西双版纳,已成为一个人象和谐共处的幸福家园。
编辑:沈竹士
责任编辑:赵征南
综合:云视新闻七彩云、云南日报、云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