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面向全球发布5157个博士后岗位,期待人才与城市共同成长。
共有123家企事业单位的259家博士后站点发布博士后岗位,汇集浦江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商飞等一大批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双一流”高校和全球头部企业。
上海是中国博士后制度的首批实践地。目前已在3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建立了23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154家企事业单位和科学园区中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13个行政区或功能区创建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上海博士后站点已覆盖所有在沪国家高端智库、国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双一流高校,以及一大批在沪全国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法人单位、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序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单项冠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百强企业等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高端科研平台。
同济大学便是其中之一。自1985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来,同济大学设站数量不断增加,目前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招收人数也在持续扩大,累计招收博士后2800余名。在站博士后,不仅能够收获“技能”上的提升,还可以获得职业发展道路的“规划设计”。除此之外,学校提供竞争力的薪酬也是一大亮点。让博士后们“有家”感觉的,是解决了“后顾之忧”。比如,推进博士后子女入园、入学等问题。
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1991年4月至1993年3月他在同济大学建筑学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曾长期担任建筑系系主任,听他讲述在站期间的科研故事。以下为采访实录:
问:您在当年是以怎样的契机前往同济大学建筑学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的?
答:我1990年12月在南京东南大学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题目是郭湖生先生主持的东方建筑比较研究课题之一-基于中外比较的西域建筑研究。恰好这时同济大学的罗小未先生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西方建筑比较研究,可招收博士后,我觉得自己的研究与之很合拍,于是产生了去同济做博士后的念头,不假思索地把毕业论文寄到了同济,未料很快就收到了“速来面谈”的电报反馈。那一年我已33岁,记得到同济时背着一个旧牛仔裤改成的背包。见面会上罗先生问了一些西方建筑的问题,有关我曾在《建筑师》学刊上连载过的一部意大利著作译本,在场的路秉杰教授由此戏称我为“两栖动物”。结果我被接收为同济建筑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第二位博士后,第一位是留学回国的赵学东博士。
问:博士后在站期间,您都做了哪些研究?
答:我认为博士后研究选题应该在流动站的相关领域或项目范围内,但独立性应大大高于博士生,因为你必须独立完成高于博士生要求的创新性成果,而不仅仅是起到科研参与者的作用,因而承担的责任也更大。我在建筑学流动站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除修订出版博士论文外,在联系导师罗先生引导下,重点关注了西方当代建筑人类学的研究动向,首开了国内这一方向的课题;二是参加中国发起的首个全球华人学术工程招标,获得了《中华文化通志·科技典·建筑志》一书的撰著权。这本书“纪事本末”的结构和中外比较的章节安排都是在站期间完成的。三是在罗先生和印度首席建筑大师查尔斯.科里亚的帮助下,出站留校之际,完成了南亚丝路建筑考察计划,并在科伦坡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第十届大会上做了主旨报告,全文在《印度建筑师学报》刊出。此外,我还参与了罗先生的一些教学和专业工作,比如研究生课程讲座、带本科生实习、外事接待、会议筹备、设计助手等等。
问:能否分享一则当时印象最深的研究?
答:比如要则之一,是在站期间的研究基础,支撑了后来建筑人类学范式的发展,即“变易—恒常”“形体—形制”“功能—习俗”“空间—场所”和“视感—触感”等五对概念范畴及其应用。可以说,20年来多次获国内外建筑奖项的地域风土建筑和历史环境再生系列研究和设计实践,多始自博士后期间开始的思考和探索。直至2018-2019年的乡村风土建筑遗产六省调研咨询项目,成果在中科院获优评,并被报送国家领导层参考,这个也离不开博士后开始打下的基础。前年《建筑学报》和《建筑创作》期刊先后推出的建筑人类学专辑,让我倍感28年前博士后期间这一课题的价值所在和联系导师罗小未教授的远见。
问:在流动站从事研究期间,学校大概给您提供了怎样的帮助?
答:我1987年在中科学硕士毕业留所工作数月,就被郭湖生先生的课题深深吸引,以致丢掉工作和户口离京去东南大学读博了。几年时光与家庭两地分隔,但到同济的博士后流动站后,不但解决了与妻儿的团聚,还住进了同济新村有煤卫的博士后公寓,生活津贴也高于在学校任教的同年龄段青年教师,当时感觉既喜出望外又不太自在,都是博士毕业,一个“后”字既是较高待遇也是较大责任,这恐怕也是对应做分内事不敢稍有懈怠的一个缘由吧。
关于博士后培养,我以为一开始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博士后所选课题一定要与其兴趣和专长相吻合;二是招聘单位除了提供学科平台和物质条件,学科点和联系导师对博士后的研究也应起到引领或促进作用,协助他们挺近学科发展前沿。
问:您觉得在同济站点的研究,对您个人发展而言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培养了您怎样的学术思路?
答:说起来国內建筑老八校历史上,七所的主流都是学院派,以未来相对确定为前提,重视基础,守正求精,强调章法;只有同济属于另类,曾受现代派思想主导,以未来的不确定性为前提,倡导学术民主,求新求变,对标国际。虽然今天学院派和现代派早已是历史词汇,但同济一直就有这个基因在起作用。因博士后流动站制度,使我有了兼受二者熏陶的机会和交融条件,这对我的学术人生来说真是太重要、太幸运了。任职建筑系主任多年,对此感触尤深。所以,我觉得博士后在同水准差异化的校际间,比己更高水准的校际间,甚至在国际院校间流动,对其本人成长中的兼收并蓄和博采众长非常必要。
作者:占悦
编辑:祝越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