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消杀、助老餐最后“50米”配送、跑腿配药……疫情防控中,种种任务砸向基层社区。“小巷总理”张小平代表坦言,“居委会成了种种矛盾、问题的集中爆发地”。
一方面是海量任务,另一方面却是有限人力。在不少居民区,一名社工不仅要“以一挡百”,甚至还要“以一挡千”。以黄浦区四新居民区为例,9名社工要服务860余名居民。其中2名为进入社区不到半年的“新人”,还有2名返聘“老法师”。
人手有限、资源有限,如何扛过一场场防疫“大考”?日前,由黄浦区人大常委会豫园街道工作委员会主办的“豫”见代表讲坛搬至线上,多位人大代表从亲身经验出发,深入探讨如何以战“疫”经验为鉴,提升社区治理力。
从“搭把手”开始塑造凝聚力
若是没有志愿者的帮忙,张小平代表很难想象这场硬仗要怎么打。
位于中心城区的四新居民区,地段黄金,但居住空间却很逼仄。小梁薄板住宅、老公房混杂,居住条件好一些的,三户人家合用煤卫;差一些的,则还停留在“拎马桶”阶段。
高频度消杀,成了这里防疫的“重头任务”。然而,9名社工里仅有2名男社工。没办法,扛着数十斤重的消毒设备,这项任务落到年轻女社工们身上,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每天穿梭在狭窄里弄间,来来回回喷洒消毒液。看着浑身湿透的年轻社工们,居民们也被打动了。“他们为了我们‘白+黑’,我们也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就这样,从消杀的“搭把手”开始,一支由居民自发组建的志愿服务力量渐渐包圆了保供物资发放、配药等各种难题。用张小平的话来说,志愿服务力量的聚集就像“滚雪球”一般,迸发出了惊人的效果。
自治项目成社区“情感纽带”
剖析凝聚力的来源,张小平认为,这还与平时积攒下的自治项目分不开。关键时刻,它们成了“情感纽带”。
四新居民区的人户分离比例很高,约为55%。这儿的居民人口画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另一类则是租住于此的外来务工者。此前,由于空间逼仄、生活习惯不同等原因,居民们的邻里关系十分紧张。社区为此组织了种种自治项目作为“粘合剂”,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更好融入社区。
没曾想,建起的这一“情感链接”在社区防疫中派上了大用场。将老城厢视为“家”的外来务工者们,主动站出来担纲志愿者“大白”。形势最严峻的时候,有一位志愿者承包了整个小区的快递,从早上7点干到晚上11点。
“就像是平时撒下的种子终于发芽了。”张小平这样说。
留住居民信任的“明星团长”
疫情防控中,连同志愿者一起涌现的,还有一个热词——“团长”。
作为疫情下催生出的全新自治力量,黄浦区人大代表陈卫家认为,这是一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力的自治队伍。更难得的是,在一次次社区团购中,“团长”们在社区居民中积攒了一波口碑。“这种信任度,很可能是社区干部要耗费好几年‘刷脸’才能获得的。”
“高手在民间,高招也在民间,”他认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一定要好好留住这些居民们信任的“明星团长”。特别是,不能将其孤立看待。而要将这股自治力量,与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有机串联,由此储备为一支社区应急机动力量。
为留住“团长”们和年轻志愿者,代表们这样支招——“建立一人一档”。“要根据他们的个人喜好和特长,为他们匹配合适的志愿服务岗位。”这样一来,才能更好激发年轻志愿者们的服务热情,大家一起把社区里的事情办好。
作者:王嘉旖
编辑:单颖文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