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标识,昭示光荣的事业迈上新起点,飒爽的英姿,映照忠诚的队伍整装再出发。日前,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举行公安辅警“授证换标”上岗仪式。在8月1日《上海市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实施之日,正式换着和佩戴全新统一的制式服装及工作证件的公安辅警,以崭新面貌继续肩负辅助维护社会安定的职责与使命。
文明执勤 甘当道路安全“净化器”
“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辅助力量,我们将贯彻《条例》规定,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共同努力让奉贤公安辅警成为一支政治过硬、管理规范、辅助有力、纪律严明的队伍,为公安机关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保障。”辅警代表於洋在上岗仪式上发言。
和於洋的岗位一样,在奉贤公安交警有200名勤务辅警,负责辖区路面的保障工作,每天上下班高峰期,他们协助各岗点指挥交通,保障道路通畅;平峰时段,他们会驾驶警用电动车开展巡逻,及时发现、上报、排除交通安全隐患。
作为分局交警支队辅警一大队五分队队长的王臣常说:“这样的工作不可小觑,排查隐患这不仅是对我们自己负责,更是对群众的安全负责。”
英勇救人 危难时刻显身手
7月骄阳似火,早高峰时段勤务辅警路志刚、陈佳伟正在岗位上执行任务时,发现一名老人晕倒在路边。二人立即将老人小心扶起到路边阴凉处暂坐休息。得知老人患有低血糖当日着急外出未吃早餐,加上炎热的天气导致身体不适的情况,两名辅警飞奔跑去买了巧克力和盐汽水帮助老人恢复体力,直待老人无碍后二人才放心离开。
其实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对奉贤公安辅警来说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一次‘处警’。今年上海疫情期间,为积极解决封控期间社区群众的“急难愁盼”,奉贤公安400余名辅警在民警的带领中沉入基层社区,积极加入社区帮困先锋队,他们既当“守门员”、“疏导员”,又当“跑腿员”、“宣传员”,全力辅助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工作。
奉贤公安警辅科科长刘鹏说,“无论是路面执勤、交通劝导还是在辅助行政管理、服务人民群众方面,辅警这支队伍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敬业爱岗 不计得失乐奉献
直到今年7月,文职辅警孙丹花在柘林派出所工作了整16年。工作虽然平凡、琐碎,但她却非常看重这份工作,对每一项任务都认真对待。她也亲历着这个偏远的小派出所成长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再到“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的蜕变。自己虽不是“主角”,同样感到光荣。
今年的元宵节,她和往年一样跟随教导员一同探望慰问辖区的孤寡老人。70多岁的退休教师李阿婆无意间得知了她的姓名,兴冲冲地进房间翻出一摞报纸。
“这篇帮助社区改造内部道路的文章上面有你的名字呢。”李阿婆对文章的日期和来源记得很清楚,随后她又在众多信息中找到了一则图片新闻,说:“还有这里,这张调解纠纷的照片,孙丹花摄。”
“这些事都是派出所的民警们做的,我不过是记录而已……”李阿婆似乎不大接受小孙的说法,她指着满屋子的书道:“你的工作不但是在传播正能量,也是在宣传派出所为群众做的好事实事。哪怕有一天你和我一样退休了,这些宣传的事迹和精神也还会有人记得,你留下的文字就会成为后人眼里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正是群众的肯定也更加坚定了孙丹花坚守这份职业的初心。
而分局出入境办窗口文职辅警谢玲发自内心地感慨,“辅警和民警一样,也是付出劳动和汗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人员。尤其此次疫情期间,协助民警帮助有涉外业务的本土企业解决了一些急难问题,深感自己岗位的重要意义。”正是他们这样的点滴平凡之举折射出不平凡的精神境界。
8月1日《上海市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其中给予公安辅警更加广阔施展才干的空间,相信他们的职业道路也必将越走越宽。
“生活需要仪式感,我们的工作也同样需要仪式感。从‘授证换标’上岗仪式开始,要让我们的辅警既有荣誉感、归属感,又有认同感、责任感。”奉贤分局政治处副主任李存梅说,法治化的进程推动和规范辅警管理,激活了辅警队伍的内在动力。
作者:何易
编辑:刘力源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