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为期6天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落幕。而今天,上海第三届“五五购物节”即将启幕。中国用一场又一场的消费盛宴,持续拉动经济发展的马车。
当前全球及中国消费品市场有哪些新动向、新趋势、新特点?全球企业对中国消费市场、资本市场的关注点、兴趣点在哪?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消费市场行业主管合伙人叶旻观察发现,有5大消费趋势是需要持续关注的,包括数字化、关注健康、环境保护、价格敏感、内需扩大。
叶旻认为,能够看到和触摸产品是中国消费者在实体店购物体验时最看重的属性,中国消费者认为新奇有趣的体验有助于保持品牌忠诚度。但新冠疫情和“宅经济”促使线上消费和数字赋能业务的快速增长,中国消费者更青睐线上线下无缝衔接较好的“网店和实体店相结合”模式以及能够提供体验和互动的全渠道消费场景。
他同时提到了服务类消费的“危”与“机“。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多地疫情散发对餐饮、旅游、住宿、文化娱乐等服务类消费影响较大,但也给社区消费带来巨大机会。2022年,在疫情催化下“家门口最后一公里”的社区社群商业预计将再次焕发新的生命力。
从消费赛道来看,大健康(如营养品,健康养生相关的产品,运动类产品),生活时尚(如美妆护肤,咖啡),宠物产品,家居(如家居家具,家居装饰)是普华永道比较看好的赛道,也是2022年资本和交易活跃的领域。
当下,不少城市正在加速消费提振,对此,叶旻认为,从供给侧,可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中小型企业的专项纾困扶持措施,包括有针对性的财税减免、房租减免、政府补贴、金融支持等多方面措施;出台促进可持续消费的方案和举措,在消费全价值链深度融入绿色和可持续理念,鼓励并扶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加强绿色低碳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加快构建数字化的消费生态系统,包括加速通讯网络、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和社区社群商业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孕育数字化的土壤,鼓励零售消费企业全面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
“从需求侧,可通过保就业来稳定并提高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通过提高个税起征点,派发食品券、消费券等措施来提升消费能力;疫情使得消费者更重视购物旅程中的安全性,政府需要制定具体的监管举措营造令消费者放心的消费环境以全面提升消费信心,包括安全的购物环境、商品质量、退货政策和畅通的消费者维权渠道。”他说。
叶旻同样对国潮崛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消费升级需求、民族自信提升、消费人群迭代、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品牌与消费者链接的便利性,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等,正在合力推动国货品牌的兴起。但是,从“一时乍红”到“基业长青”,从抓住眼球到占据消费者心智进而成为消费者长久的选择,品牌需要在消费者洞察,用户体验,营销手段,产品创新,品牌价值等各方面打造复合能力。
他认为,要重视新生代的消费力量,“随着95及00后迈入职场,新生代消费者成为消费市场主力,正推动中国消费市场发生变化。个性化、多元化、体验化消费正成为新热点,民族自信的提升推动本土品牌/商品爆发增长。”
作者:徐晶卉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