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延伸。
在东海大桥上,自动驾驶的智能重卡穿行在普通卡车中,汇成滚滚车流。随着东海大桥自动驾驶测试专用道管理措施今天(7月18日)实施,友道智途智能重卡也随之启动东海大桥高速场景下队列跟驰“减员化”运营测试。而在上海的西北角,嘉定区居民已经对头顶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习以为常。这些车辆自动驾驶,方向盘后坐着的安全员只是在系统无法应对的情况下才接管。
自动驾驶以及它背后的智能汽车是全球竞相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各国全力抢占的产业战略制高点。聚焦应用,最新发布的《上海市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支持打造无人出租车、智能公交、智能重卡等智能网联商用终端,推动自动驾驶等智能化系统加快向车规级、量产化靠拢。
自动驾驶测试专用道解除后顾之忧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经济高速发展,洋山深水港进出集装箱量持续增长。作为洋山港唯一陆路集疏运通道的东海大桥,通行压力增大、路况复杂,并不时伴有恶劣天气以及各种突发状况,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成功“减员”,是智能重卡实现“无人化”运营必须攻克的难题。
为此,各方实施单位通力协作,积极应对,稳步快跑。经过与疫情“时间赛跑”,“减员化”运营测试项目完成自动驾驶专用道路、全线专用指示牌、警示广播系统等智能网联基础设施建设的筹备工作。
市公安局交警总队介绍,为保障东海大桥自动驾驶测试车辆与社会车辆行车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自7月18日起,在东海大桥实施自动驾驶测试专用道的管理措施。自动驾驶测试专用道设置在东海大桥双向最外侧三号车道。专用时段为每日10时至13时,周六、周日和全体公民放假日除外。
解除了后顾之忧,智能重卡“减员化”运营测试将通过持续采集大交通流中的实际场景数据不断进行系统升级,结合全栈自研算法和全冗余系统架构,在保障智能重卡队列行驶性能和编队稳定性基础上,按照“主驾无人、副驾有人”“副驾无人、后排有人”“车内无人、车外监管”的阶段性测试开展真实场景下道路无安全员技术验证。
结合东海大桥动态的车流情况,友道智途自研算法通过采集大交通流中的实际场景数据并持续优化,使车辆变道更接近于人的决策模式,同时,借助多目标的跟踪预测,实现复杂交通场景下的感知预测性能,即使在强风、暴雨、浓雾等极端天气以及面对东海大桥多车混流、换道超车及绕行等场景,车辆也能做到精准识别、精确控制,保障行驶安全。
Robotaxi拉近科技与生活的距离
而在嘉定区,居民早就对一辆辆装着“奇奇怪怪”设备的汽车习以为常。早在2015年,嘉定区就建立了首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及载人载货示范应用。不过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示范应用,又进一步拉近了科技与生活的距离。
不久之前,客服疫情影响,享道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在上海运营区域正式恢复运营。“上下班高峰期间,自动驾驶出租车常常一车难求。”享道出行前瞻与创新事业部总经理袁栋梁介绍,自去年12月,这家公司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免费向乘客开放,受到市民欢迎,70%乘客曾多次体验。
享道Robotaxi全面整合上汽乘用车、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Momenta、享道出行等产业链优势资源,将“成熟出行运营经验”与“领先自动驾驶技术”有机结合,以端到端的“智造+AI+运营”的三位一体模式,构建数据驱动、持续进化的生态体系,携手探索L4自动驾驶技术在城市出行场景的运用和创新。
除了享道出行,百度、小马、滴滴、autox等企业的100多辆智能汽车也在嘉定测试道路上开展示范应用。以小马智行为例,市民通过手机app下单,就可免费乘坐。小马智行已经获准在嘉定区600多公里的开放道路上开展载人服务,全天运营14小时,服务范围达140平方公里,覆盖地铁站、高铁站等交通枢纽,以及公园、医院、商圈、住宅小区等。
从全市层面来看,《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报告(2021年度)》显示,2021年上海累计开放615条、1289.83公里测试道路,可测试场景达1.2万个。2021年有效道路测试里程达243.3万公里,同比增长5倍。同时,上海打造了错位互补的四大自动驾驶测试区:嘉定区打造“L3+高度自动驾驶创新示范区”;临港新片区打造“未来交通新模式创新示范区”;奉贤区打造“全出行链智能驾驶创新示范区”;浦东新区打造“融合交通基础设施创新示范区”。今年2月起实施的《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应用管理办法》也特别提到,浦东新区可以制定完全自动驾驶的管理措施。
上海将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场景为切入点,瞄准新市场、新业态、新服务、新需求,打造出市场接受度高、市场空间大、市场竞争力强的智能汽车产品。
作者:张晓鸣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