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上海,如何打破各类资源要素束缚,在大变局中牢牢把握主动权?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这一叩问得到解答: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广大党员干部们认为,从实现路径来说,这意味着,我们要以更高标准谋布宝贵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牢牢抓住重点区域、重大活动,聚合要素资源、引领改革发展。从“新城发力”到“南北转型”,规划中不仅要考虑当下生产生活需求,更要前瞻思考布局,创新探索“人与城”的共生互融方案。
迈入“集中建成期”的南大智慧城就是一个可供借鉴的蓝本。昨天,南大智慧城传来好消息——毗邻轨交的百米双子塔楼已结构封顶,今年底前有望投用;150万平方米的TOD综合体将拿地建设;横跨宝山区、普陀区的中央公园也即将开工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功能、形态、环境相互促进,在处处可见的美好生活里,其彰显释放的将是“国际大都市”的风范魅力。
抢占新赛道,塑造“人无我有”新优势
“国际大都市”要具有“世界影响力”,离不开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许多人认为,“要在全球产业链中牢牢占据某一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的话语权,在竞争中实现‘人无我有’”。
以“不低于黄浦江两岸”的标准建设中的南大智慧城也面临类似问题。放眼全市,张江等创新主体集聚地优势凸显,作为后发者,其如何找到产业发展中的“引爆点”,塑造独特竞争优势。仔细考量后,逐渐勃兴的合成生物医药产业进入规划者视野。“纵观全球创新成果汇聚地,合成生物医药是各家必争的新赛道,我们也不能错过,”南大指挥部副总指挥张鹏说。
在仔细分析这一新产业的“需求点”后,“共享实验室”成了大家心目中产业培育必需的“硬件设施”。规划中,南大智慧城专门拿出一幅研发地块,为“共享实验室”所用,期待能在此孵化培育出更多创新成果。“硬件设施”外,其还积极引入专家团队。这些在行业中的创新者、领军者,将成为中小创新主体的“创业导师”,为项目孵化提供有力支撑。
跨区联动,畅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
“共享实验室”解决了“从0到1”的难题,然而,产业发展中却还面临“从1到10”的挑战。如何“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快车道”在党代会上也成为热议焦点。
有人直言,“就因为受制于发展空间有限,一些心仪企业就此花落别家”。譬如,相关部门好不容易为一家生物医药企业腾挪出中试场地,但对方最需要的制造厂房却无论如何也盘不出了。
这些发展中遇到的“天花板”问题,需要借由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统一破解。为此,宝山区、普陀区将积极探索跨区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发展互惠。以南大智慧城、桃浦创智城的跨区联动为例,二者都缺乏工业地块,无法满足企业生产制造需求。然而,宝山区内其他产业园区却仍有“余量”。借由机制创新,园区与园区间可“抱团发展”,畅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将研发、制造两端都留住,由此吸引企业、积聚城市发展新动能。
推窗见绿,高品质生活藏在处处细节里
人在城市中是流动的,没有“行政区划”的概念。也因此,无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抑或是实现高效能治理,“跨界联动”思维始终一脉相承。
在南大智慧城,年内即将开工建设的中央公园横跨宝山区、普陀区,占地面积约300亩,其中三分之一为水域面积。规划蓝图中,中央公园计划联手全球知名IP品牌,打造成为集“科创、休闲、娱乐”一体的主题探索型城市乐园。
“不是一个开发区,而是一座城,”张鹏说,他们想为创新主体营造出“推窗见绿”的氛围感,实现“下楼就能逛公园”的美好生活体验。其实,南大智慧城的规划曾经历过一次“大修”。对标全球新趋势,规划变更后,道路网络变得更加“弯窄密”。然而,其始终不变的就是高达43%的公共绿化面积占比。未来,这里将打造不同规模体量的特色公园40余个,包括楔形绿地、绿廊、中央公园、滨水空间和景观水廊等。
张鹏留意到,不久前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包括了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其中,南北转型重点区域内的公共绿地也有望得到相关资金支持。这样一来,后续运维资金有着落,他们也更有信心动力建设好高品质“公园城市”。
作者:王嘉旖
图片:赵立荣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