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在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下坊村,陈勋带着工人们冒着35度高温,开始了今年首批玉米的采摘。70亩的玉米整整齐齐采收下来后,紧接着,这些自上海农科院“血统”的“申科甜1号”就被装车送进陈勋自己的食品加工车间,制作成开袋即食的真空玉米棒。“忙完粽子忙玉米”,就如同陈勋当初盘算好的一样。
“粽子大王”改种玉米了
今年2月初,年还没有过完,枫泾人陈勋就找到了枫泾镇盛新村的几个农户与他们商量开春种玉米的事。3月头,惊蛰刚过,70亩“申科甜1号”紧跟着种下去了。克服重重困难,4个月来的田间管理一丝也没有懈怠,终于迎来了丰收。
说起陈勋,其实他有一个与玉米完全不“搭界”的身份——枫泾粽子第4代传人。江南稻米、枫泾黑毛猪,加上清香的箬叶,组合成属于长三角地区人共有的关于粽子的美食记忆。而陈勋将传统手工制作的粽子带进了生产车间,用搅拌机、自动化蒸煮机、高温灭菌锅炉、冷却传送带、抽真空包装机等设备实现了粽子的半自动化生产,实现了每天包出3万多只粽子的产能。
“粽子达人”跨圈种玉米,缘自于枫泾镇对于农创项目的选培孵化。在2020年举办的长三角优质农创项目路演上,“申科甜1号”首次出现在大农户的面前,优质多抗,口感极佳,是个看起来很不错的农产品项目。但大农户们却犹豫了,枫泾的气候适合大面积种水稻,而适应北方水土的玉米能不能在江南种好?种出来谁来买?买回去怎么吃?问题一个接一个,如果种水稻是“舒适圈”,那么种玉米就是谁也没有探索过的盲区了。参加活动的陈勋却在当时敏锐地抓住了专家介绍里的一个要素,从中嗅到了商机。
走出“舒适圈”挑战“连轴转”
“每年端午前后是粽子的热销季节,而端午过后会进入淡季。而春播玉米恰好在端午后成熟。正好取代粽子成为吃货们的宠儿。”陈勋找到农创项目中心负责人陈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于是在2021年,陈强帮助陈勋引种了一小批“申科甜1号”。玉米成熟后,陈勋利用自己现有的生产车间摸索合适的加工方式,制作出了几千份真空包装玉米棒,一推上市场,立刻销售一空。在得到喜人的市场回馈后,陈勋决定将摊子铺得再大一些,于是2022年春天,他与枫泾的几个大农户签订了合作协议,由农户们种植玉米,他则负责收购、制作、销售环节。
与陈勋跨圈种玉米的初衷一样,大农户们答应“试水”,除了得到了卖货的保障,还有一个原因是每年的上半年是大农户们的休耕季节,等于是“地闲着也是闲着”。“3月初种玉米,6月中上旬可以收获,紧接着6月下旬就种晚稻,至10月下旬成熟开割。多种一茬玉米,每亩地能多500块的产出,相当于翻了一倍。”盛新村大农户周金弟说。
当然也有人担心连续播种,会让土地得不到休息,结果前后两茬作物都种不好。这时,农创项目中心又请来上海农科院专家向大家推广“连作”。有了这一“神技”加持,土地可以实现全年连作,种上三四茬,收入就能翻三四倍。陈勋又向市农委申请了冷库,预备用来存储成熟的玉米。
农创路演路走宽,促成转化金额超1亿
“所以这70亩的玉米,是陈勋与大农户们磨合的试验,也是枫泾镇实现更大规模土地连作的探路之举。刚刚种下去,就有不少人来看来问。”陈强介绍。上游解决了种植技术、下游卖货、生产、销售的路也打通,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将枫泾镇现有的39000多亩水稻田都充分利用起来,“粗粗一算,反而是全镇农户的人手不够了,那就上大机械,把产能提上去。”陈强说。
本来是大农户们利用休耕时间搞搞增收,“粽子达人”陈勋则是寻找新项目消化自动化生产设备过剩的产能,在农创项目中心的牵头下,众人一个不小心,把需要补的“短板”补成了“长板”以至于其他生产要素又成了“短板”。“那就继续补,在不断弥补不足里,把质量和体量都拉上去,不断打开种田人的新世界。”陈强说。
据了解,以农创路演的方式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换是上海枫泾科创小镇的创新,自2015年12月30日尝试第一场农创路演以来,因其高效整合供给侧和需求侧资源而受到上海市农业农村委、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大力支持,并迅速辐射到长三角。至今已经举办了45场活动,促成了70多个农创项目转化,转化金额超过1个亿。
近年来,农创路演路子越走越宽,走上路演平台的除了新技术也有农业品牌。2018年,上海海洋大学签订科技成果转让与技术合作协议,由苏州西风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独家获得中华绒螯蟹“江海21”品种的商品蟹销售权和品牌使用权,转让期限10年,转让总金额达1500万元,创下至今为止国内水产品种转让的最高价。
作者:薄小波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