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一家永辉超市果蔬物资供应充沛。文汇报记者 袁婧摄
“字母歌菜单”、流动菜摊、小程序、买菜App……上海持续推进切块式、网格化筛查,居家市民买菜需求增多,为确保兜住居民“菜篮子”,各方协力各显其能。
字母单:一一对应居民需求
近日,长宁区虹桥街道志愿者吴秉和伙伴们坚持每天为封控楼栋的居民买菜送菜,甚至推出了一张含有26个英文字母的“字母歌菜单”,在该楼栋的微信群里悄然走红。
上午7点,吴秉父子骑电瓶车来到美天玉屏菜市场,采购鲜活鱼虾和海产,随后赶往北陈巷菜市场,挑选果蔬、肉禽和蛋奶。采买过程中,两张纸头被吴秉小心翼翼攥在手心:一张是“字母歌菜单”,另一张是居民“订菜单”。
“字母歌菜单”上,蔬菜、荤菜、水果、面食、鱼类,包括牛奶和豆制品一应俱全,且每个菜品或每一个套餐都由一个字母来指代。其中,蔬菜、肉类分别有4个套餐,水产品、面食也多达4种。
起初,吴秉编制的菜单中只有蔬菜A、肉类B两个套餐。随着居民采购需求增多,吴秉也不断丰富菜单,直至形成了这张含26个英文字母的“字母歌菜单”。
采买完毕,吴秉便和儿子一起将这些蔬菜水果分装打包,贴上门牌号,交给值守在封控楼栋的“大白”,才算“唱完这首歌”。
小程序:吃到当日鲜鱼全靠它
“终于吃上鲜活鱼!”闵行区马桥镇银春苑的居民孙海霞兴奋不已,在微信群里晒出美食。一条鲜鱼的背后,有着多个环节助力——闵行区马桥镇近日加急上线“古藤马桥电商平台”微信小程序,积极协调企业商户保证供货,打通市民与商户间的供需堵点,全力保障封控小区市民的“菜篮子”和“米袋子”。
上午,孙海霞通过该电商平台下单58元套餐,其中包含鲫鱼、芹菜、白菜、土豆、猪肉等食材。快到晚饭时间,新鲜食材通过志愿者的配送如期而至。
鲜鱼上架的背后,离不开“企业联络员”高效协调。马桥镇物资保供专项专班成员之一的李琴的手机上有17个专项配送群,居民下单之后,她及时发现套餐中蔬菜和鲜鱼需求量明显增加,立即联系龙吴路批发市场相关摊贩,确保及时供应。
李琴说:“我们积极对接供应商,做好品类、套餐、价格、配送时间等细节衔接,根据居民反馈及时调整,提供多种套餐选择。”
买菜App:备货量达日常3倍
运货车源源不断输送物资,配送员拎着货物来回穿梭,分拣员在包装台上迅速备货……位于普陀区长寿路街道的“叮咚买菜”上海事业部江宁前置仓,一派忙碌景象。
近一周,江宁前置仓订单量整体上涨近50%,日均达2500单。为应对需求高峰,仓内平均备货量达日常近3倍,其中,重点民生保障商品如蔬果、水产、肉蛋奶等供应量增长超过100%。
“为满足市民们的需求,我们扩大了蔬果的包装,比如之前1斤的量,现在有的扩大到3斤。”江宁前置仓负责人介绍。“叮咚买菜”还专门租了酒店供员工居住,以保障运力。在前置仓,不少小哥手上拎着十几袋待配送物资,“单王”甚至日均送货180多件,为了能够让居民早日收到食材,大家都尽全力提高效率。
流动菜点:“春天的味道”直达社区
芹菜、春笋、豆荚……这两天,家住建德路附近的居民惊喜地发现,家门口多了一处流动菜点,“新鲜时蔬一应俱全,满满春天的味道”。
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通过对接巨鹿集团,其下属的泰康菜场于22日起在街道辖区内以“便民流动菜点”的形式,将物美价廉的生鲜产品配送到社区门口。目前,泰康菜场共设置了3个流动菜点,每天上午6点半到9点都会流动供应各类蔬菜。
泰康菜场也抽调人手,第一时间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为居民配菜送餐——制定配送方案,在保证菜品新鲜、营养均衡的同时,还不时给居民们换换花样。
作者:祝越 张晓鸣 王宛艺
通讯员:张成妍 朱文轩
摄影:袁婧
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