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虎添翼”是这几天人们常挂在嘴边的新年祝福,而对加速推进数字化化转型的上海来说,数据应该就是虎年助力传统行业腾飞的翅膀。春节假期刚过,作为上海数据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上海数据交易所立即转入忙碌的工作状态。对今年的发展,上海数交所寄予很高的期待,它不仅要把数据交易做得红红火火,更希望能将上海首创的“数商生态”打造得越来越完整、越来越有生命力。
上海数交所是国内第一家以“交易所”命名的数据服务机构。2021年11月25日,作为浦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引领区相关文件的具体举措,它在张江揭牌成立,首创了许多数据交易的规则、机制、标准,希望能推动数据资源能以更合规、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式,进入流通环节,为全社会创造价值。春节前,它走完相关流程,取得营业执照,这意味着上海数交所能正式投入运营,从而更好地释放数据红利。
上海数交所副总裁卢勇告诉记者,通过在与相关各方积极协商,春节后,第二批20个数据产品刚刚在数交所完成挂牌,从而使得挂牌产品的总量提升到40个。同时,此次新挂牌产品的主体更加多元:既有央企、地方国企,也将包括民企;行业维度则是继首批挂牌的交通、金融、能源等8大类之后,增加了对贸易、商业、地产等新领域的覆盖。
比如,一家大宗商品头部平台把它的数据在交易所进行挂牌,这些数据经过加工,不仅能为制造型企业带来价值,还可能为判断区域经济走势提供依据。另一家积累了不少消费与位置数据的企业,也推动其数据产品登陆上海数交所,将来,它应该能为商业布局决策注入更多“数据智慧”。
每一批新数据产品的组织,上海数交所都要做许多幕后工作。挂牌前,数交所都要协调第三方服务机构,对数据的合规性、应用场景、数据质量等作深入评估,通过评估之后,再为其颁发“数据产品登记凭证”。这张凭证本身,就是上海数交所在国内的首创之举,正因为做了如此细致、专业的工作,上海数交所才有机会带动行业,跨越数据交易所普遍面临的确权难、互信难、监管难等瓶颈。
除了发展(和组织)数据产品,上海数交所还牵头承担了许多科研(基础研究)工作。目前,他们与一些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合作,同时推进10个课题,涉及数据资产化、数据分类分级、数据确权等,希望通过理论创新,为数据交易提供更多支撑。这种既重业务、又重基础的做法,也是上海数交所的特色。
无论是数据产品的供方、需方,还是为数据交易提供法律、技术等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包括研究力量,事实上都能被看作“数商”的一部分。过去两个多月,随着上海数交所业务的推进,数商群体也在上海加速扩容。不仅如此,这两天,卢勇已经接待了许多批来自外省市的客人,他们很想了解上海推动数据交易的经验做法,希望带动本地企业与数交所合作。看来,上海着力培育的“数商生态”,正在打破地域、行业等各种限制,变得越来越生机勃勃,数据交易、数字经济即将迎来更有希望的春天。
作者:张懿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