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文化公园东入口处的舞动广场。 本报记者 邢千里 摄
“你以为是在打游戏,人家是在管理85公顷的公园!”这几天,“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上一条世博文化公园的短视频意外“出圈”,引来众多点赞。这条短短15秒的视频,“主角”正是今年元旦前夕部分开放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新上线的“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只见平台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园区的俯瞰全景一览无余,游客服务、生态监测、园区管理、应急指挥等8个主题业务的可视化数据清晰排列,点开一级级菜单,客流统计、厕所流量、PM2.5值、设备报错、智慧寻人、停车场找车等功能一一跳出……由于画面作了动画风的处理,让人感觉像是面对一幅超大的游戏场景,难怪有人会误以为“是在打游戏”……
记者获悉,由上海地产集团运营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其“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以可视化大屏作为主要指挥枢纽,有8个主题业务数据展示、工作桌面67个类别的业务数据管理,通过资源大数据智能化分析统计各类公园运营管理相关数据,支撑指挥大屏可视化数据展示与工作桌面业务数据管理,应用数据分析技术将按需生成各业务主题报表数据。
借助平台有效细化“管理颗粒”
记者了解到,由于软件运营后台构建了与实景完全一致的线上“虚拟公园”,展示的画面真实复现了公园内每一棵树木、每一条道路、每一栋建筑以及周边景观,因而为实现公园活动全感知、所有数据融合共享、人工智能全方位应用于公园管理运营和服务的最终目标提供了可视化层面的支撑,并通过指挥大屏、管理人员PC端、现场工作移动端三屏联动实现工作闭环模式。
“公园智慧化管理平台在国内一些地方已有建成,但我们这套系统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高级定制’。”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竹谈起“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语气充满自信。她告诉记者,早在公园筹备初期,管理方就已将智慧公园管理系统嵌入整个建设规划中。“在公园设计初期,我们就编制完成《智慧公园设计导则》,统一设计标准,确保系统一体化、品质标准化。过程中,项目设计陆续攻克了统一接入数据标准、多建设子项互通互连及系统设计边界统筹协调等难点痛点,确保顶层设计一以贯之,直达公园管理的‘神经末梢’。”
陈竹告诉记者,世博文化公园目前仅开放北区,等到全园建设完成后,这套系统将覆盖弱电系统15个、机电系统12个、终端设备约35万个、绿植芯片约3万个,而涉及的设备类型则多达101个类别。平台提供包含公园中道路、河流、建筑、植被、植物养护等基本数据在内的基础数据库,未来,它将以“虚拟公园”为基础,对公园建筑、绿植、机电设备、弱电设备、设施以及维修、保养管理、公园运维人员信息管理等进行数据一体化可视运营管理,从而实现“工作流程数字化+全程管理数字化”,努力探索智慧公园解决方案的“上海模式”。
入园总客流突破10万人次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上海城市数字化新底座建设不断深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加速落地,催生出更多全新的应用场景,世博文化公园“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的上线运营,可以说是一个最新的成功范例。借助海量智能感知终端信息捕捉,管理部门能有效细化“管理颗粒”,聚焦公园运行的最小空间单元、公园管理的具体业务单元。同时,依靠大数据辅助和智能算法支持,更加精准地研判安全风险走势,制定应对处置措施,动态优化指挥管理调度能力,提升显示度、协同度、支撑度,从而为游客提供更好游览体验。
“‘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是公园的指挥大脑,我们将紧密配合平台建设团队,加快推进平台智慧化功能完整落地,结合运营需求,进一步优化场景算法、工单流程和应急管理机制。更好地把影响公园生命体健康的风险隐患察觉于酝酿之中,发现在萌芽之时,化解于事发之前。”陈竹表示。
记者获悉,自去年12月31日北区开园以来,在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各部门、运营团队及志愿者的通力合作下,总体运行平稳有序。截至1月12日上午10时,入园总客流已突破10万人次,申园预约入园客流突破5万人次。预计今年春季气温回升后,日均客流将进一步增加。
谈到即将到来的春节黄金周,陈竹表示,虎年新春是世博文化公园迎来的第一个春节假期,目前运营团队已启动春节期间运营准备工作,力争为游客提供更出色的游园体验,提升游园舒适度。
作者:朱伟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