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日,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造、在上海诞生的首条万吨耙吸挖泥船“航浚4001”轮(原“劲松”号)服役期满,在福建省福安市进行报废处置。
对许多人来说,“耙吸挖泥船”是一个陌生词汇,但没有它的助力,就不会诞生现代化港口和航道,更难以诞生港口与航道串联起的贸易之路。在某种意义上说,疏浚作业船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
1970年,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耙吸挖泥船“劲松”号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成交付,成为“国轮国造”伟大征程的先驱船舶。“劲松”号取名来自毛泽东1961年所作的《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上世纪70年代末,“劲松”号更名为“航浚4001”轮。
“劲松”号船长115.5米,型宽18.4米,型深9米,排水量11700吨,舱容量4500立方米,最大挖深可达25米,是一艘自航自载、双耙双泵的耙吸挖泥船,设计单位还创新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船舶推进装置——可变螺距螺旋浆。
“劲松”号一交付就投入到长江口南槽航道、北槽航道的试挖任务中,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长江口正式开挖人工航道。1975年6月,在“劲松”号全力疏浚下,北槽航道全线打通7米水深,实现了长江口航道由自然航道到人工维护深水航道的跨越。筚路蓝缕五十载,身经百战的“劲松”号先后参与了国内大多数沿海港口航道的建设。
为适应日益增加的施工需求,“劲松”号先后经历3次技术改造。1985年,已经更名为“航浚4001”轮的“劲松”号因主机功率小,挖泥航速低,“劲松”号实施了第1次技术改造,通过彻底修理主机,使主机总功率提升到4737马力,满载航速提高到11.89节;通过加装6300型柴油驱动的泥泵机和导航通讯设备,改装耙齿及节能装置,成功使得船舶生产能力提升到世界疏浚船舶建造强国荷兰当时建造的同类型耙吸挖泥船的施工水平。
1997年,“航浚4001”轮再次实施技术改造,此次改造历时5个月,使得船舶基本达到当时主力耙吸挖泥船的技术性能。
2006年,“航浚4001”轮进行了第三次技术更新,完成了对施工机具、动力设备和生活舱环境三大项目的改造,此时已经服役37年的“劲松”号重焕青春,再次投入到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建设中。
步入21世纪,作为上海航道局最老的一艘船舶,“航浚4001”轮更多地承担起培养新生力量的责任,近些年来,通过不断的摸索与改进,在培养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航浚4001”轮设计建造的蓝图和更新改造的痕迹,时刻指引着国产疏浚装备的研发升级,这员疏浚老将一边坚守在航道建设的舞台上,一边指导、见证着国轮国造力量的崛起。如今,从历代航道先辈手中接过接力棒的上航局,已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耙吸船队,且未停下过追求卓越的步伐。自“航浚4001”轮的设计建造后,上航局又相继从国外引进多艘疏浚船舶,其中最著名的便是2002年从荷兰引进的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耙吸挖泥船“新海龙”轮,“新海龙”轮一经引进便参与了洋山港的建设。
上航局在购入国外先进装备的同时,也在不断吸收、消化、利用其中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装备建设的经验不断丰富、成熟,终于在2007年,“神州第一挖”——“新海虎”轮在广州文冲船厂顺利交付。“新海虎”轮的成功建造,是上航局实现国轮国造、振兴民族疏浚产业的一大举措,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对大型疏浚船舶建造技术的垄断和封锁,促进民族造船工业综合能力的提升。借着这份成功的经验,上航局自此一鼓作气大力推进新船建造,“新海凤”轮、“新海牛”轮、“新海马”轮等大型耙吸挖泥船相继出厂,装备规模实现大跨步飞跃。
为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提升施工效益,2019年,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6500方“双子座”耙吸挖泥船——“航浚6008”轮、“航浚6009”轮横空出世,2年后,包括“航浚3011”轮、“航浚4019”轮在内的4艘新一代中小型、智能化疏浚船舶也相继下水,装备结构不断优化、产能不断升级,一代又一代疏浚装备正不断迈向国产化、智能化、清洁化,以愈发卓越的身姿活跃在多项国内外重点工程中。同时,随着上航局船舶资源配置统筹改革的推进,对疏浚装备的集约化、专业化、高效化管理能力也同步提高,助力上航局在全球疏浚竞争的舞台上自信地打响“上航疏浚”品牌。
作者:张晓鸣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