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虹浦号”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由上海申铁投资并建设的机场联络线11标盾构机成功始发。
从12月15日起,4台直径14米级超大盾构“新穿越号”“建勋号”“东方号”“虹浦号”和2台直径9米级大盾构“驰越号”“骅跃号”相继推进,标志着连接虹桥、浦东两大交通枢纽的机场联络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加上此前已下井、正在地下奋战的两台14米级超大盾构“骐跃号”“骥跃号”,机场联络线工程形成了8台盾构多点同时掘进的壮观景象。
机场联络线地下段线路长60.6千米,盾构施工面临开挖断面大、地质条件复杂、穿越运营轨道及建筑物等诸多困难,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针对这些存在的难点,上海申铁联合施工单位在项目建设中采取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
以实际需求为导向,邀请专家团队对盾构机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创新性的设计。根据施工环境和地质情况,为机场联络线打造出了适合实际施工场景的最佳配置机型。
以全过程项目管理为目标,开发使用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平台。在施工作业前,通过BIM系统,模拟推演盾构掘进的全过程,确保正式施工时万无一失。全线使用智能检测系统,对掘进过程中的周边环境、地质情况、风险隐患等因素做到实时监控、实时储存、实时分析,信息同步上传至建设管理平台,第一时间分析各种数据变化,调整盾构施工各项参数,从而逐渐形成智能化的盾构施工。11标“虹浦号”盾构机还通过构建盾构智能应用分布式数据网络架构,采用大数据计算AI预测、边缘反馈控制、装备组态智能控制等技术,实现了盾构机的自主掘进、自动巡航和智慧管理,创新形成了单人一键式智能掘进的全新模式。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全线采用全预制拼装施工工艺。机场联络线隧道区间为全国首座采用全预制拼装施工工艺的超大直径盾构隧道,主要由下部构件、中隔墙等超重、超高、超大的预制件组成。一方面,全预制拼装施工绿色环保节能,使隧道内部不再“尘土飞扬”;另一方面,全预制化施工可以提高盾构作业的效率。但是,全预制拼装需要在盾构管片拼装的各阶段都做到毫米级控制,每一道工序不允许存在一丝误差,这对施工工艺有着极高的要求。
为确保盾构顺利始发,上海申铁贯彻落实公司“9+1”风险管控体系,积极总结“骐跃号”盾构机顺利始发的经验,梳理制定更加安全高效的盾构始发、掘进(穿越)和接收的计划安排及流程图,制定盾构始发条件验收内容等标准化作业形式,确保分工合理、责任到人。坚持每周召开盾构施工专题会议,督促参建单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公司负责人带头多次深入现场,检查前期准备,排查安全隐患,了解解决重难点,在盾构始发和基坑开挖的风险高峰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随时掌握工程信息,确保遇到突发事件时及时处置并第一时间上报。
作者:张晓鸣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