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纪念馆藏品保管部主管王长流为同学介绍文物背后的故事
上海市比乐中学大礼堂,暖阳透过窗洒进来,《游击队歌》轻快流畅的曲调流淌。中共一大纪念馆藏品保管部主管王长流戴着白手套,从文物箱中缓缓捧出馆藏珍贵文物、人民音乐家贺绿汀捐赠的一支盐酸吗啡。“小小一支针药,形似一枚子弹。抗日救亡的年代,它浓缩了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犹如一剂在抗战时期鼓舞士气支持斗志的强心针。”
同学们排着队走上前来近距离打量,不时探着头提问:为什么是一支小小药剂?液体是随时间流逝氧化成了褐金色的吗?它的主人身上又有哪些故事?
今天(10日)下午,贺绿汀精心保存的“盐酸吗啡”走进上海市比乐中学,并在课堂中奏响了其代表作品《游击队歌》,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思政课。这也是“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一大纪念馆百件革命文物进课堂第八场活动。
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薛峰为文物开箱
“抗日战争爆发后,贺绿汀积极投身文艺界的抗日救亡运动,奔赴各地演出,大力宣传抗日。”王长流说,1945年,贺绿汀带着家眷由延安赶赴东北工作,谁料儿子在途中高烧不退。看到孩子凶险的病情,组织上立即找来一盒退烧针剂——盐酸吗啡,这个孩子才转危为安。
这支盐酸吗啡被贺绿汀珍藏多年
孩子痊愈后,这盒盐酸吗啡还剩一支没有用完,被贺绿汀小心珍藏起来。多年后,贺绿汀将党组织给予的这支救命的药剂捐赠给中共一大纪念馆,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珍贵历史。
艺术教师们带来生动的音乐思政课
“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学生们自己演绎的一曲战歌,生动还原了抗日战争峥嵘岁月,也带领同学们穿越回烽火硝烟的年代。80多年前,聂耳、贺绿汀、冼心海等大批的进步共产党员勇担民族解放的使命,以音乐为武器,以歌曲创作为中心,谱写革命怒吼,开辟了一条音乐革命的道路。无数的音符要然纸上谱写出人民的心声和走出民族的强音,也让他们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眼下,同学们也以音乐为媒,当音符中巧妙融入历史,光影变幻的舞台也成为了思想政治课讲台,带领孩子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感受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
“以歌串史,以歌叙史,打开了我的耳朵,也打开了我的心。”高二学生薛惠文说,自己平时就喜爱音乐,这种创新形式令她心弦共振,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场景仿佛浮现在眼前。
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八年级的学生王慧馨唱得心潮澎湃。她正是通过这首歌曲了解到贺绿汀的事迹、了解到当年的内忧外患,而这堂音乐思政课则让她与她心中的“爱国音乐家”来了一次“隔空对话”。“我唱得坚定,因为我感受到了音乐革命的力量。”
比乐中学校长罗立新透露,下一步将着力打造“音乐思政”课程体系,将学习四史等系列思政主题教育与艺术创新教育相融合,让更鲜活、生动的思政课“声”入人心,用青春之声讲述百年党史,让思政课听起来更“新鲜”、嚼起来更“有味”。
活动现场,“寻音·寻迹”学生志愿者队也同步授旗,接下来将探索与各类红馆的合作路径,将“音乐思政”带出教室,突破物理空间开展志愿者宣讲活动。
作者:王宛艺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周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