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一波冷空气到来之前,瑞金二路70弄文村的三幢近百年老房子内,悄悄按上了塑木包裹的防滑扶手。
每幢楼的扶手都根据楼道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并从老人的生活习惯入手抠细节:扶手距离墙面间距约5厘米,保证手指好嵌握进去;截面为带圆弧的长方形,更易抓紧的同时也兼顾了更大支撑面……街道社管办工作人员数次与居委、施工方讨论研究,现场请老人逐一试过,反复打磨出了这根安全感、舒适感与获得感兼具的扶手。
“从会上反映,到扶手落地,前后不过十天!”意见的反映者、72岁的茂名居民区民情气象站站长张坚毅喜不自禁。看似小小一根新扶手,其背后,是一种新机制的创新: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依托民情气象站收集老百姓的“烦心事”,并在解难题的实践中,举一反三,将有推广价值的解决方案化作社区同类问题治理的“好方子”。以近一个月为例,包括“短租房”“电动车充电桩”等在内的居民代表提出的25项“急难愁盼”,有17项已完成整改,8项处于整改中。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真正落在了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细节中。
一根扶手,牵出多少获得感
“老人+老房”是茂名居民区的常态,老龄化比例高达43%。
缺个扶手的苦恼,一度是张坚毅的切身体会。踏着呈60度倾斜角的狭窄楼梯上下楼,“年轻那会都不叫事儿!”但近年来,她愈发感到力不从心,上下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楼栋里,相同境遇的老居民还有很多,“有的居民自己拉根麻绳拴在两头做成扶手,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要弄就弄好,弄妥帖!”一次民情沟通会上,了解到这一所需,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伟峰当即来到现场察看,当场敲定安装“爱心扶手”。工程队加班加点施工,其间不时听取居民意见。
扶手呈木纹色与白色相间。“人上了年纪视力下降,颜色鲜亮的扶手,可以让老人更容易辨别位置。”茂名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庞展红介绍,材质上也选择了防滑的塑木结构,冬天不会冷手。扶手高度根据老人的普遍身高,作出微调,如果老人的手一下使不上劲,也可以用肘部支撑着扶手上下楼。
“气象站”成了民生晴雨表
事实上,早在2008年,瑞金二路街道就成立了民情气象站。今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民情气象员们更是编织起了一张知民情、聚民智的网络,反映问题,也集聚大家的“金点子”,以基层干部的真作为、真把式,最后化作社区治理的“好方子”。
永嘉居民区民情气象站站长谢志萍反映,陕西南路213号白尔登公寓小区,电动车楼道充电的隐患一直存在。今年上半年,公寓电梯安装了梯控设备,但居民们更希望尽快安装充电桩。
永嘉居委会和街道社管办耐心听民意,并多次查勘,最终决定在小区内安装安全系数更高的充电柜,既最大程度节约公共空间,又打消了居民对“下雨天充电是否安全”的顾虑。
屡禁不止的短租房现象也有了破题思路。居委会多次联系房东和二房东,进行宣传、劝阻与约谈,让他们意识到日租房的安全问题,逐步将日租房转为长租房。而居委会也及时总结此次整治经验,将日租房摸排整治作为常态化专项行动,保障居民生活环境和谐安全稳定。
作者:王宛艺
图片:王宛艺 部分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