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家住虹口区江湾镇街道的老党员宗顺,在女儿陪伴下忙着物色新房。今天,江湾镇街道334、339、361街坊旧改项目“二轮征询”签约率达99.23%,旧改高比例生效,这位76岁的江湾“老土著”,即将和近500户居民一起告别蜗居生活。
江湾,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也将迎来发展新契机。虹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旧改生效后,虹口区距离今年完成全部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旧改的目标更近一步;江湾也将通过前瞻规划,承接北外滩溢出效应,让更多人“工作在北外滩,宜居在江湾”。
“老土地”对接“老土著”,刚柔并济调解居民矛盾
水井、石板路、石砌水斗……走在前往宗顺家的小路上,时间仿佛静止了,周边大多保留着大半个世纪前的模样。“居民期盼旧改的呼声很强烈,这回终于圆梦了!”宗顺说。
在虹口区第二征收事务所副总经理刘峰看来,尽管居民旧改意愿强烈,但真要推进起来,困难却不小。这里,百年老宅占比高,“老土著”多,几代人在此分家、盖楼,一证多户情况不少,一共394证包含有494户人家;共有产权房占半数以上,产权关系复杂,最多一户涉及26名共有产权人;再加上房屋建造年代久远,又历经用地性质变化等,确权困难重重,家庭矛盾突出。
“旧改说到底是民心工程,我们就请‘老土地’去做‘老土著’的工作,以有温度的精细化管理,帮居民排忧解难。”旧改地块临时党总支书记钱健介绍,党建引领下,地块中70%的居委干部担任旧改志愿者,他们与经办人两两结对,合力做好大病患者、失独家庭、残障人士等10类特殊人群的工作,还担纲上门走访居民的主力军,“居委干部‘走在前’,更有利于把政策讲透,把居民情况摸透”。
车站西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桂萍在这里工作了17年,这位“老土地”凭借扎实的基层工作经验,进得了居民家门,更说得上话。在她带领下,居委干部与经办人“刚柔并济”,即把刚性的旧改政策与柔性的群众工作法相结合,为居民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让大家“开开心心把大蛋糕捧回家”。
比如,沿马路的6户人家,此前因附近打地基房屋受损严重,旧改在即,附近施工的开发商只肯修缮,而居民想要货币补偿。在居委干部调解下,双方终于谈妥补偿方案。6户居民带头签约。
“行走党课”走进居民家中,老党员畅谈未来前景
“很多居民还没搬走,就想着以后要常回来。”陈桂萍说,居民对这片土地有感情,更有期盼。上个月,旧改基地临时党总支推出“寻街探巷访民情——旧改地块大思政课”,把“行走党课”走进居民家。
好几位居民党员说着说着,就提到了江湾镇未来的发展上。70多岁的居民李生龙在讲党课时,从家门口的“车站西路”路名说起,回顾了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淞沪铁路与“红色江湾”的过往。接着讲述了这些年自己看到的身边巨变:旧改、加梯、美丽家园、彩虹湾……“给年轻人上党课,不仅是为了让他们了解江湾历史,更希望激励他们为江湾的未来奋斗”。
旧改是最大的民生,更是最大的发展。虹口区江湾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黄丹说,这些年,江湾通过高质量发展,让居民生活体验不断优化——不仅形成了从托儿所到高中的完备教育体系,完成了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迁址江湾,而且建起了市民驿站、大卖场、菜场、公园等,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中心城区最大保障房基地彩虹湾全面投入使用后,江湾还开出了从彩虹湾到北外滩的通勤专线,让更多人“工作在北外滩,宜居在江湾”。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承接北外滩建设溢出效应,加快区域迭代升级。
作者:单颖文
视频:虹口区旧改指挥部提供
图片:叶辰亮摄,虹口区旧改指挥部、江湾镇街道提供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