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人口规模持续扩大、高龄化趋势更加明显……今天,《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向社会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将接近600万人,且高龄化趋势越发明显。“十四五”期间,上海养老服务事业面临新需求、新变化。
在空间有限、人口稠密的上海中心城区,优质养老机构“一床难求”、面向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床位相对稀缺等问题依旧存在。为此,《规划》列出一系列约束性指标。譬如,到2025年护理型床位占总养老床位的比重要从去年的32%提升至60%;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数从现有的0.5万张增至1.5万张。
根据《规划》,此前小规模“试水”表现亮眼的新模式、新探索将进一步复制推广。在上海广袤乡村,农村养老近年来孕育出不少新形态。其中包括以村民自治为特征的互助养老、由政府推动形成的农村专业化养老模式以及与产业联动发展的农村养老社区。
《规划》特别提出,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纳入乡村振兴规划,按照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整体性配套建设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在奉贤区吴房村,村民利用流转闲置的宅基地房屋或闲置集体资产,推进建设养老社区。村里老人每月只需花费每间300元,即可入住家门口的养老院。
“十四五”期间,上海养老服务的理念是,不仅要为老年人提供水平适宜、价格适中、安全可靠、方便可及的基本养老服务,还要进一步丰富供给,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借由供给侧的更新改革,让老年人有更多“主动选择权”。
从挂号就医、康复出院、紧急救援到叫车出行,聚焦这些老年人生活中的高频事项,上海还将拓展“一键通”服务,让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同时,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也将常态化推进,让老年人真正实现“数字无障碍”。
“十四五”期间,五个新城将在更高层级上实现跃升发展。为此,养老服务设施也将根据其发展阶段,提前谋划、超量配置,既满足现有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为现有居民未来养老以及中心城区老年人选择新城养老留有余量。同时,鼓励新城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区位特色,打造多业态深度融合的示范型养老综合体,促进银发消费。
作者:王嘉旖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