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栩如生的木偶人快步“走”上舞台。或挥舞、或跳跃,灵动的指掌间,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淋漓尽显。一张红色幕布后,一群迈入花甲之年的阿姨爷叔绷紧食指,精细调动着指掌动作,还不时挪步换位。
“漳州布袋木偶戏”,起于福建的国家级非遗技艺。历时四个多月“集训”后,一群上海老人竟掌握了这门技艺的精髓。第28个“世界阿尔兹海默症日”即将到来。这台源于漳州、演于上海的“手掌木偶戏”,映射出沪上社会组织对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的最新探索。
年届九旬的“优等生”
93岁的张玉英,在沙家浜选段“智斗”中扮演“刁德一”。从100多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演出团队,张阿姨靠的是“性格有特点”。
图为93岁的张玉英阿姨
社区选拔时,老人们都曾面对这样一份量表。从手指屈伸、指鼻试验到记忆力评估、性格评估,乍一看有些“天马行空”。但细细推敲,却自有它的逻辑。“这份量表是针对木偶戏特制的,既有生理指标,也包括心理指标,”吴佳昕,上海心晴社区服务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在转战社会组织之前,他曾是一名社区医生,扎根基层医疗领域数十载。设计量表时,他也参考过现行的成熟认知障碍评估量表。最终,他决定放大性格评估的权重。他认为,“手掌木偶戏”互动性极强,尤其需要老人间的合作,乐观开朗的性格十分关键。
面向社区老人的初评中,吴佳昕一度受挫。回答问题时,他们大多简略回答“有”或“没有”。封闭式的回答,恰恰证明老人们很少与外人交流,防范心很重。不过,张阿姨却是少有的身上有股“活泼劲儿”的老人。初次打照面,张阿姨也很少露怯。凭着这股子鲜明的性格特征,她就此进入候选队列。一开始,负责人也曾担心,上了年岁的张阿姨能否坚持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出乎意料的是,张阿姨对这些戏剧选段感情很深,“排练时格外投入”。由于综合表现优秀,张阿姨作为“优等生”入选了最终的表演队伍,并成为其中年纪最大的成员。
重返“集体生活”
“手掌木偶戏”的候选者们大多来自黄浦、闵行的三个街镇。组织者选择的这两个区域颇有特点。一个来自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另一个则是城市中新崛起的重点发展区域。相处过程中,因所处地区不同而带来的性格差异,让工作人员们感受颇深。
“许多住在市中心的老人,由于不跟子女同住,所以对外界的防备心理反而更重。”在总导演陆玮东看来,某种程度上来说,“手掌木偶戏”的排练给了老人们重返“集体生活”的机会。由于这出戏剧对表演者指掌间的张力、持久力要求十分高,因此老人们几乎天天都要聚在一起排练。
为了让老人们更好地掌握这门技艺的精髓,陆玮东还与几名工作人员前往漳州实地学习。彼时,漳州还未入夏,但闽南的湿热令人印象深刻。考虑到老人们的接受情况,他们特意向剧团学习了几个简单的基础动作。动作虽然看上去不难,但要精准掌握角度并非易事。
返沪以后,陆玮东与团队根据老人学习情况精心编排了三出选段。一是考虑到难度适宜。二是要能引发老人们的“共情感”。沙家浜、西游记、水浒等耳熟能详的剧目就这样入选。每位老人根据“学习成绩”获取各自角色。一个固定的演出团队就这样组建完成。
经过一段时间排练后,社会组织又对参与表演的老人们进行了复评。结果显示,手脑协调评估的各项指标都有明显上升。其中,数据上升最明显的则是性格评估指标。再次与老人们“一对一”沟通,吴佳昕发现自己的角色变了。过去是“提问者”,如今则成了“倾听者”。“老人们的表达欲变旺盛了,甚至还有不少老人一拉着我聊天就是大半天。”
互动交流方式的改变,对预防认知障碍十分关键。吴佳昕说,认知障碍的许多症状就表现在性格上。譬如,情绪发生剧变,动辄发怒;失去活动力;丧失方向感等。与同龄人一起重返“集体生活”,对老人们稳定活力性格的养成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嘉旖
图片:采访对象供图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