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并没有远离!防疫,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和大意!
继8月18日本市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后,昨晚,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的消息,本市新增2例确诊病例。而就在8月17日零时,浦东川沙心圆西苑小区刚刚结束14天的封闭管理,迎来“解封”。
对当前这些零星散发疫情怎么看?坦率说,战“疫”这些日子以来,随着老百姓防疫经验日渐丰富,心里并不是太慌,但警惕心会提起来。大家不仅关心疫情的进展,也密切关注更多防控信息的发布,比如流调情况、溯源情况如何,是否纳入闭环管理等。更多市民能这么冷静、专业地看待疫情新闻,本身就是城市免疫力和战“疫”力的体现。
底气,很大程度上来自精准防控的“手势”。应急机制反应之灵敏、处置之果断,老百姓看在眼里。每次本市有零星散发疫情发生,出现从“0到1”的变化时,防疫部队总是第一时间出动,分秒必争、通宵达旦和病毒赛跑。就拿昨天最新公布的2例新增病例来说,目前已排查到密接47人、密接的密接271人,全部落实集中隔离,8469名相关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已排查本市筛查对象40097人,均已采样。
速度就是信心,防疫人人有责!当前疫情起伏反复,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始终高度警惕警醒,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从快从早、抓紧抓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
守护好上海这座城市,我们要把形势看得更严峻一些,把研判做得更到位一些,把问题想得更周全一些,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复盘本市最近几例本土确诊病例,基本都是在例行检查中发现的。这实际上提示我们,筑牢疫情防控防线,要做到从严、从实、从细,各条线各领域包括每个人,都要更加警醒起来,思想上的防疫发条必须拧紧,“防”要防得住,“控”要控得牢。要把风险控制在始发之初,就是要抢时间、抢速度,要发扬“事不过夜”的精神,第一时间有效阻断病毒传播;要更好地落实“四早”,紧盯关键点关节点,真正使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更严密更牢靠。对于防疫线上可能存在的漏洞、短板和潜在的风险,必须坚决排查、消除。
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每个市民也必须以内外兼修的姿态投入“战斗”。每个防护动作,都要一丝不苟做到位,每个防护细节,都不容疏忽。要始终把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记在心里,定格为日常行为习惯;尚未接种疫苗且符合接种条件的市民应尽快接种,为自己增加一道由内而外的保护。
每个人为自己穿上“防护服”,就是为城市增强免疫力和战“疫”力!
作者:樊丽萍
编辑:金久超
来源: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