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信息中心”这样的部门,一直是政府机构的“标配”,但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却改变了“惯例”。在没有“信息中心”的情况下,该局信息化建设却继续提速,不仅在“一网通办”平台率先上线“退役军人一件事”,还积极谋划运用数字化工具,更好服务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李晓辉说,上海正在推进的相关改革措施,弥补了他们的信息化能力短板。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上海正在国内率先启动对政府部门信息化职能进行整合优化,将相关的“事、人、财、物”作梳理后,划转到承担着“一网通办”平台建设运营任务的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目前,这项改革已进入加快推进阶段,今年年底前,全市41个政府部门计划基本完成改革。
改革试点反响积极
信息化职能整合优化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今年作出的一项重大改革部署。而在全面启动推进之前,全市已有6个部门开展了超过半年的试点,取得积极反响。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面向的是全市约60万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然而,作为一个调整组建仅两年多的新部门,该局的信息化建设面临着缺人、少物、系统整合难等矛盾,“信息化职能整合优化改革”成为破局的切入点。
李晓辉告诉记者,作为首批试点单位之一,该局已完成业务梳理、流程优化、创新再造等步骤,借助市大数据中心的技术支撑,做到了“数据多跑路、退役军人少跑腿”,通过数字化转型给广大退役军人带来实打实的获得感。
同样是首批试点部门之一,市体育局也从改革中受益。他们不仅将机关内部日常的信息系统维护职能进行了转移,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市大数据中心的合作,提升了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内涵。
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陆檩表示,基于市大数据中心的数据共享平台,上海游泳爱好者常用的“健申码”,已与“随申码”互通互认。泳客只需一次扫码,就能办妥绿码核验、行踪登记、健康承诺等多个手续。截至目前,全市扫码总数超过238万人次。而下一步,市体育局将进一步放大改革效应,与市大数据中心合作,在全市打造更多数字化场景,完善上海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打破瓶颈释放红利
今年年初,上海在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相关《意见》中提出,推动治理数字化转型,提高现代化治理效能,打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超大城市“数治”新范式。可以说,率先对政府部门的信息化职能进行整合优化,正是上海打造“数治新范式”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上海是国内最早推进城市信息化的地区之一。多年来,许多政府部门从各自业务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分别建设运营了相应的信息化平台,在上一轮智慧城市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过,分头建的模式也带来了“系统小而散、互联互通难、数据共享难”等问题,在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形势下,这些问题成为亟须破解的瓶颈。
正是在此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决定推进改革,将各部门信息化技术实施职能,划转到市大数据中心,通过推进“系统统筹建设、服务统一购买、数据充分共享”,从体制机制上为化解瓶颈探索路径。
专家告诉记者,事实上,这项改革一方面有利于避免信息化领域的重复建设,节省财政投入,降低采购成本,但另一方面,上海更看重的是最大限度释放“数据红利”,激发改革潜能,打造“全市一盘棋”的智慧政府建设框架。未来,各个部门将越来越多地基于“两张网”搭建统一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助力涌现更多“跨领域、跨系统、跨层级”的信息化系统,形成资源高效利用、工作高效协同的智慧政府新格局。
“事人财物”全面涉及
目前,为更有力有序地推进这项工作,市政府已成立相关推进机制,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办公厅。按照已确定的时间表,全市41个政府部门将分4批平稳有序地推进信息化职能整合优化工作。前三批29个部门的方案审核已完成,首批7个部门已进入实施阶段。
据记者了解,这些改革将围绕各政府部门与信息化相关的“事、人、财、物”展开。在“事”的方面,主要基于对“业务”和“信息化”的梳理,厘清各部门与市大数据中心的职责边界,从而寻求既各司其职又深度融合的协同效应。在“人”的方面,改革将对各部门下属信息化事业单位实施分类整合,对相关人员进行遴选,按照“编随事转、人随编走、专业精干”的原则,将他们转隶到市大数据中心。“财”的方面,改革后,市大数据中心将根据各部门的信息化需求,统筹申请年度预算。“物”的方面,各部门信息化资产经过盘点后,将划转市大数据中心管理。
此前,已开展试点的单位形成了适合各自工作特色的模式。以市体育局为例,陆檩告诉记者,除了将日常信息化维护职能交给市大数据中心之外,市体育局从事业发展的角度,会提出相应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大数据中心则会根据需求,研究落实方案,并组织相应的资源。目前,体育局系统的信息化编制和人员已转到市大数据中心。
在昨天市政府举行的相关仪式上,包括市体育局、市退役军人局在内的7个部门,与市大数据中心集中签署信息化职能整合优化工作交接备忘录。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出席。
作者:首席记者 张懿
编辑:金久超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