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用上了智能手机。但是不少老年人仍然因害怕操作失误导致财产损失、诈骗电话、诈骗短信等多方面原因,不敢使用App,尤其是移动支付软件。中国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而老年人对于数字化的新事物,不会用,不敢用的担忧愈发凸显。一些骗子专门针对老年人设计了更隐秘的诈骗套路。
▲沉浸式防骗展收集了百余种诈骗话术。图为观众在阅读骗子行骗的聊天记录。
近日,在国家反诈骗中心、工信部反诈骗中心的指导下,北京日报和支付宝蓝马甲主办了全国首个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沉浸式防骗展,该展览采用多维度展示案例,通过交互体验还原真实场景,让置身其中的参观者感同身受,时刻警醒。
在朝阳区悠唐购物中心一楼中庭,一个纸质档案盒造型的展馆吸引了路过群众的驻足,门口牌子上“「当」案馆”三个字十分醒目。这里就是沉浸式防骗展的展馆所在。
“这个‘当’取自于上当的‘当’。我们盘点了近一年最为高发的骗局,特别是老年人容易遇到的购买虚假保健品、杀猪盘、冒充公检法、荐股等骗术,希望观展人能‘对号入座’,提高警惕。”志愿者解释说。
沉浸式防骗展的展馆设计宛如一个打开的档案盒,百余种诈骗话术如同一个个文档、档案被收入其中。步入“当案馆”,一进门的电话机拿起来便传来骗子的声音,“原音再现”骗子的惯用话术。在网络资料室中,各类骗术被打在了一块大屏幕上,当参观者走入,骗术就会直接“印”在衣服上,寓意着人人都是反诈骗宣传员。
支付宝副总经理祝志晓表示,面对老年人群体,线上的预警、识别和拦截往往不足以唤醒他们的认知,“当案馆”沉浸式防骗展是帮助老年群体更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探索与尝试。“在实践过程中,面对面的、线下‘一对一’的宣传教育模式,可能真正起到唤醒潜在受害人的目的。”
沉浸式防骗展采用“多维度案例+成果展示+交互体验”的方式展示诈骗案例,并通过互动的形式还原诈骗的真实场景。该展览在京展出时间为7月23日至8月5日。此后,该展览将陆续在上海、重庆等城市巡展。
同时,“蓝马甲”志愿行动也将同步走入北京市百余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社区防骗讲座及驻点答疑服务。
在国家反诈中心的指导下,支付宝作为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定的适老化改造App,主动进行尝试和探索——联合政府相关主管机构、金融机构、商业企业、志愿者组织、行业协会共同发起“蓝马甲”公益志愿行动,让身穿蓝马甲的志愿者走进社区,提供数字助老服务。
“蓝马甲”行动自2021年3月试运行以来,已在全国开展了2000多场志愿服务,在全国累计服务超过10万人次。
此次“蓝马甲”在京将通过“社区讲座+驻点答疑”的模式,让老年人通过讲座了解最新骗局、通用型手机操作知识。“虽然看起来很‘笨’,但这是最贴近老人的方式。”相关负责人介绍,“驻点答疑”主要针对老年人易遗忘的特点,每周都有志愿者在固定社区上岗,老人有疑问随时可来。首批社区驻点计划在丰台、海淀、东城、昌平的17个社区展开。
编辑:彭丹
图片:来自“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江胜信
来源:综合自北京日报、新华网、中国青年网、网络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