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暴雨致灾揪动人心。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
今日申城,尽管依旧烈日高挂,但路上行人体感:风力明显加大。
据市气象局最新消息,“烟花”将于23日傍晚左右移入东海南部海面,最大可能于25日在浙江沿海登陆,对上海影响加大!面对来势汹汹的“烟花”,不少市民网友纷纷去市气象局的微博下留言,“上海的雨会有多大?”
记者今天分多路赴一线采访,上海各区、各部门已结合各自区域特点,提前制定并启动防汛防台相关预案,枕戈待旦、严阵以待,用预案跑赢台风,守护上海这座城市与广大市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聚焦高空构筑物、在建工地、易积水小区、地下空间、下立交、码头、店招店牌、窨井盖等防汛防台关节点,基层相关应急举措已纷纷开启。
上海濒江临海、地势低平,防汛防台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
入夏,上海已经启动部署相关工作,把功夫下在风雨到来之前。
这里,小编复盘下上海防汛防台的时间线:
今年6月底市委全会上,市委书记李强提出要求:进入汛期以后,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整体气象情况降水总量偏多,对流性天气强度偏强,影响上海的台风较多,高温天数较多。根据这样的气象特点,各有关部门、各区要完善预案、周密部署,妥善做好防汛防台以及高温酷暑应对工作,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市防汛工作会议于今年5月底召开。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做好防汛防台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着力增强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精细意识,未雨绸缪、严阵以待,把功夫下在风雨到来之前。
再复盘下上海密织起的动员防护线:
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担负起防汛防台重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接一级、一环扣一环的严密责任体系,特别是要将强化防汛基层工作放在突出位置。
强化协同配合,各方联手联动,共同消除工作界面之间的管理空白和薄弱地带。
强化社会动员,普及防汛避险救灾知识,提升市民群众安全避险和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
苏州河虹口段:人机智能巡防“小红点”越来越密集
今天下午3点,施师傅来到苏州河虹口段巡查。这是他今天第二次全线巡查。台风“烟花”将近,这几天负责虹口区“一江一河”防汛的巡查员们加强了堤岸巡视。根据部署,台风对上海正式产生影响时,巡查员和专业抢险队伍将全员上阵,保证24小时有人值守堤防。
“重点是沉降缝。”干了十几年堤防工作的施师傅每走过一处防汛墙与防汛墙的连接处,以及桥梁与防汛墙的连接处,都会仔细查看这些沉降缝的硅胶、黏合剂是否牢固、有没有缝隙。他说,去年底滨江贯通时,这片防汛墙都进行了重修,安全隐患相对较小,“但不能掉以轻心,每一处还是要认认真真看一看、摸一摸。”
虹口区是一江一河交界点,施师傅的“战线”除了苏州河堤岸,还有黄浦江堤岸。在黄浦江堤岸,他的巡视工作与苏州河堤岸基本相同,但多了两个水闸,分别位于公平路码头和秦皇岛路码头的渡口。5月汛期到来前,巡查员们已对两个水闸闸门的情况进行检视。由于这里是轮渡口,每天来回车辆行人很多,为了确保止水条以及门上各零件完好,这几日巡查员们仍然对闸门进行仔细巡查。他介绍,一旦潮位超过3.2米,水闸就需关闭。
随着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推进,潮位信息可以通过监测系统直接触达防汛平台。现在,施师傅每天一早一晚还能收到两条防汛平台的潮位预报,对当天防汛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而且,每个巡查员还配备了一台巡防智能终端,在“堤岸巡查”版块,可以将发现的状况以图文形式实时上报,由平台推送到各区及时解决。
在巡防终端中,还有卫星定时记录下每台手机的巡查轨迹,每一次记录就是一个小红点,随着台风的临近,这些小红点正越来越密集……
当天上午,虹口区防办组织召开防汛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单位、各街道要充分认清当前严峻的防汛形势,坚决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落实防汛责任制。要切实做好隐患排查整改。关注高空构筑物、在建工地、地下空间、旧改地块等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坚持边排查边整改,实行动态管理。要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值守,做好人员安置转移、应急物资调用准备及设施设备的维检,抓好预案落实,各应急抢险队伍随时待命。要切实做好各项防护措施,防止次生灾害。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做好自救、避险、防范知识的宣传。
“一江一河”闵行段:108公里堤防沿线应急演练开启
闵行区“一江一河”一线防汛墙总长108公里,其中黄浦江防汛墙总长92.6公里;苏州河防汛墙总长度15.4公里。92.6公里黄浦江一线防汛墙中,干流防汛墙长38.3公里;支流防汛墙长54.3公里。15.4公里苏州河一线防汛墙中,干流防汛墙长11.2公里;支流防汛墙长4.1公里。
区水务局介绍,目前已开展堤防沿线潮闸(拍)门全覆盖检查、督促指导沿线企业码头落实防台措施,并积极落实应急预案等各项要求。
为确保“一江一河”一线堤防的防汛安全,闵行堤防管理单位已落实领导带班,并加强防汛值班,要求堤防巡查、养护工作人员增加巡查、检查频次,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做好险情初期疏散围观群众,拉起警戒线等措施,通知堤防应急抢险队伍,做好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入汛前,闵行已对堤防沿线潮闸(拍)门进行例行保养,近期在日常巡查基础上对潮闸(拍)门进行全覆盖检查,确保台风期间正常排水、防止江水倒灌。同时对堤防沿线企业下发防汛安全告知书,为抵御台风“烟花”,闵行已对堤防沿线企业防汛闸门开展全面督查,包括闸门能否正常启闭,门前是否存在乱堆现象等。相关部门已联合淀东泵闸(堤防)管理所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工作,提高堤防队伍快速反应和抢险处置能力。
下立交:608处下立交一旦积水过25cm果断封交,防止“淹车伤人”
下立交安全是上海交通行业防汛防台期间的重点关注点位。目前确认本市下立交总数达到608处。目前各单位已展开预查预检等工作,对下立交范围内的积水警示标线、警示标牌、水位标尺,积水监测设备、阻拦设施等进行检查、复线和维修保养;对下立交视频监控应加强维保,确保视频信息传输流畅;有泵站的下立交做到24小时专人值班;加强与交警、气象、消防、水务以及指挥中心等单位的信息沟通,暴雨预警及降雨期间应用好下立交积水监测APP(小程序),及时报送下立交积水封交和解封通行信息;下立交一旦积水超过25cm,严格落实下立交应急三联动机制,果断实施封交,防止“淹车伤人”,并及时排水、及早解封,确保交通通行。
闵行区围绕易积水小区、地下空间、高空构筑物、下立交、码头防汛、在建工地六个方面,联合区有关部门、街镇共开展汛前检查98次,出动检查人员400余名。完成街镇地下空间、55个码头、43座下立交、76个小区的防汛安全检查,并督促落实隐患整改及应急措施。截至7月20日,闵行区防汛指挥部启动防汛防台应急响应12次,其中Ⅳ级响应10次,Ⅲ级响应2次。
日前,闵行区虹莘路下立交举办了一次防汛演练,智慧防汛管理平台连同一系列智慧防汛措施的应用在实战中效果显著。
工作人员演示了两根互为备份的积水监测感应水尺如何触发各项防汛措施启动。其中一根水尺卸下,放入装满水的水桶中,很快,水位数据就通过数据中心同步反馈到手机端。与此同时,下立交两端的LED显示屏上的提示语,自动从原先的“绿色畅通”变成了“红色禁行”,各项防汛预案也随之启动。
区防汛办科员黄欣介绍,积水测达20厘米时,平台会有数据反馈到指挥部,到25厘米时,管理人员将赴现场封交,封交之后抢险队伍随即进入进行抽水。相关预警信息和视频被实时投射到防汛大屏幕上,智慧防汛管理平台由物联网、移动互联、三维GIS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而成,将为防汛决策提供全方位数据支持。区防汛信息化平台管理人员秦笠炜表示,智慧防汛系统已经完成了全区48个下立交积水监测的全覆盖,该系统还接入了视频监控,能直观发现下立交积水,从而避免误报。
智慧防汛管理平台还集成了闵行境内相关河道水位、水闸工况、道路积水、泵站运行等重要防汛信息,为防汛指挥、应急处置、决策调度等各项防汛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完备的大数据支持。
一线海塘:依托“一网统管”实现全智能监控
金山区历来是上海防汛防台的第一线。如今,依托“一网统管”,一线海塘实现了全智能监控:金山三岛、一线海塘、城市沙滩共有260多个视频监控,316个水闸视频监控;全区52个下立交用物联感知和视频进行监测;全区46个水闸、水位、雨量点位,通过物联感知制设备实时监测。通过“一网统管”,金山区还集成公安、城管、城运、水务等处置人员的单兵系统,通过实时定位可快速通知就近人员去突发事件地点进行协同处置;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实时对易积水点、下立交的视频实时分析积水情况,一旦发现积水迅速预警。
作者:单颖文 周渊 张晓鸣 陆益峰
通讯员:符强
编辑:刘力源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