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工程院搭建城市智能公共平台、数家头部创新企业接洽入驻、创新引擎海纳塔加紧建设……位于G2京沪高速上海入城口的普陀区海纳小镇正在加速起跑,敞开大门、海纳创新之源,探索构建上海数字化转型“实验室”。
“数字”赋能,营造创新生态
根据此前公布的战略与蓝图,上海未来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将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的原则。为此,将同步推进经济、生活、治理3个领域的数字化,实现兴业、惠民、善政“三位一体”目标。
因此,在普陀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城运中心主任张军看来,应对这种全面转型的趋势,位于普陀区真如城市副中心内,得名于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的海纳小镇,并不是简单重复特色园区的建设,而是要重点打造协同融合的创新生态。
对外,海纳小镇与杭州云栖小镇、无锡雪浪小镇交相辉映,共同构建创新驱动、数字引领、三镇链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云栖小镇植根浙江的互联网先发优势,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产业发展方向;雪浪小镇扎根江苏的制造业土壤,以物联网推动制造业升级为核心定位;而海纳小镇则发源于上海厚植多年的科创策源、数字城市。下一步,“三镇”的联动将从战略形象、政策协同、资源配置、空间管理、人才交流、资本支持、产城融合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对内,海纳小镇作为普陀区数字化产业生态链的顶端,与“中以创新园”、“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形成三园联动新格局。通过“三镇三园”的区外区内联动协同,形成巨大的辐射全市、服务全市的数字化转型示范效应。
同时,在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光靠政府唱“独角戏”显然不行,必须全面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企业既是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提出者受益者,更是最大的参与者实施者。” 张军说。未来在海纳小镇,政府将跳出招商引资的传统思路,而是与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赋能企业、企业反过来为政府赋能。
应用场景主导,推动各方共赢
城市数字化转型重在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现实需求,要坚持从用户视角找准需求、开发场景。
张军介绍,小镇选址在真如副中心,“千年真如寺的人文历史底蕴,真如地区发展完善的周边社区、生活服务配套为这里培育下了得天独厚的创新土壤。”海纳小镇规划有研发办公、创新园区、研发园区、居住社区、休闲商业区等多功能空间,可以提供一系列数字化应用场景试点。
在未来空间布局上,海纳小镇的建设以“海纳生态”为纲,融入普陀“蓝网绿脉橙圈”布局之中,构筑了一个协调“办公与生活”“经济发展与绿色生态”的产城融合新格局。景观设计上,“蓝绿串联”“港、林、湖”交织。这意味在海纳小镇,针对智能化、集约化、精细化、便利化的要求更高,用户需求也更多。
“这对企业来说,就是机遇!居民对于共享停车、应急通道保障有需要,我们的中小创新企业就近就能开发产品,满足应用场景,”张军认为,海纳小镇将引入大量智慧应用场景,例如围绕基层服务,开发社区养老服务和无人数字服务站;围绕便捷就医,建设关于医用停车场、医疗缴费和医院安全的智能化系统等。
更多的探索还在这3.12平方公里之外延伸。海纳小镇将探索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搭建线上的云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方面相关创新企业将会提供大量应用清单,面向需求侧提供各类解决方案,旨在通过数字化方式推动解决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难题,另一个是海纳小镇乃至普陀区的需求清单,面向供给侧搭建交流平台,旨在进一步调动各方积极性,鼓励更多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实现共赢。
作者:张晓鸣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