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由上海市科协主办,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上海建科铝合金结构建筑研究院、上海科技报社联合承办的,以“科技先行·共话低碳”为主题的国际科技会客厅系列活动上,申能、中国宝武、博世、联合利华、欧莱雅、欧姆龙、巴斯夫、安姆科、达能、德勤等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亮出低碳“成绩单”,这些企业都不约而同的表示,要想取得好成绩,离不开背后的科技支撑。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公布“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进展。“减排背后所依托的是重大科技支撑。”同济大学工程与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雷说。
中国科学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科创低碳技术创新功能型平台负责人孙予罕也认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科学先行,技术为王”。
“2020年中国宝武集团钢铁出钢产量达到1.15亿吨,是全球规模第一的钢铁联合企业。”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环保部碳减排高级专员李爱菊说,宝武集团今年提出力争在2023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且在2025年具备减碳30%的工艺基础能力,2035年实现技术减碳30%,并且将在今年对外发布冶金低碳路线图。
活动中,申能、中国宝武、博世、联合利华、欧莱雅、欧姆龙、巴斯夫、安姆科、达能、德勤等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的企业代表,从生产、生存、生活等方面分享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先进理念和低碳减排创新实践:在能源生产和工业制造中,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和利用清洁能源,通过技术革新提升能效和减低排放;在农业、化学化工、建筑等涉及衣食住行的关键行业,通过数字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应用助力碳中和目标达成;在日常生活消费品行业,从可持续发展出发,将循环经济和减塑环保理念贯彻于产品包装和配方开发中,减少碳足迹。
在圆桌讨论环节,专家们围绕科技先行、推动碳中和的技术创新突破,助力打造国家战略的科技力量;重点行业低碳或碳中和实施路径与路线图,以及科技相关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与交易、服务平台及政策支持体系;低碳创新人才培养、全民碳中和科学素养提升与低碳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话题进行互动研讨。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胡静认为,推进“双碳”战略需要供给侧与需求侧共同发力,“硬技术”与“软机制”双管齐下。
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也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政府部门、各行各业及社会各方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希望大家通过今天这样一个“国际科技会客厅”,跨界交流、融合创新的平台,共话低碳、共享理念,进一步凝聚加强环境保护的共识,促进科技进步和产业创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的动能。
作者:张天弛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