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普陀区“苏河·驿谈”论坛正式启动,致正建筑工作室创始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斌作题为“苏河水岸驿站的流金溢彩”首讲。
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和一江一河贯通提升工作的部署要求,普陀区在完成苏州河沿岸公共空间基本贯通的基础上,围绕普陀十四五时期建设“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的总目标,集中开展沿河开放空间品质提升工作。
在苏州河沿线按照500米间距的服务半径,分级分类规划驿站共25座,将10项基本服务功能和10项品质提升功能有机结合,同时结合周边街区历史人文资源、拓展艺术、生态、科普、党群宣传等主题特色,形成三级驿站体系,打造具有“十全十美”基因内涵的公共服务设施,助力世界级滨水开放空间的建设实施。今年普陀区即将启动顺义路驿站、普陀公园驿站以及武宁路桥北驿站的建设。
普陀区苏河水岸驿站选址运用了见缝插针式的空间复合思路,结合苏州河特有的岸线蜿蜒曲折特点,时而与竖向地形结合,时而利用桥下空间,规模紧凑,功能齐全。驿站设计采用功能模块化、组合多样化、建造装配化、场地最优化的构建原则,大大丰富了创新内涵。
驿站建筑方案蕴含满足美好生活向往的“十全十美”基因,“十全”代表休憩、充电、饮水、交流等便民服务、应急医疗、游览问询、公共厕所等10项基本服务功能,“十美”代表驿站客厅、百姓直播间、艺术空间、微型书店、小微剧场、中式普园、屋顶流星花园、风雨长廊、百姓画廊、苏河灯塔等10多项品质提升功能。
顺义路驿站:位于顺义路与苏州河岸的联通步道上,直面对岸华政的百年校园。驿站南北一字排开,北侧沿路是公共卫生间,居中是小展厅,南侧面河为市民客厅,两两之间都以小庭院相连。整个驿站面向西侧步道是连续的休息长廊,同时在面河一侧有绿坡和台阶与屋顶花园相接,市民可以拾级而上,回头远眺对岸华政的历史人文风光;同时,屋顶花园、绿坡和沿河步道一起构成了一个面河的户外小剧场。
普陀公园驿站:利用公园门口的广场空间设计了一个休息回廊作为公园新的入口,其侧面布置了市民客厅和小展厅,两者之间有小庭院、回廊相连,灯塔镶嵌其中;同时改造了公园原有的门房并加建了公共卫生间,和驿站风格保持一致。场地上原有的树木全部保留,和建筑相互穿插掩映,相得益彰,同时面河建筑的屋顶设置花园,市民可在树荫下远眺河景。
武宁路桥北驿站:利用桥下消极交通剩余空间,形成包含公厕、服务设施、文化小展厅、休闲看台和道班房的隔路相望的两组狭长建筑,将桥下消极空间转化为多功能的市民活动空间,
“苏河·驿谈”作为普陀区落实开门开放搞建设的平台,聚焦进一步营造苏州河文化,讲好苏州河故事,推介苏州河品牌,荟聚政、产、学、研多方资源和力量,为打造环境优美、清新怡人的城市滨河地区典范提供展示舞台。驿谈即“驿”站之谈,是以苏州河为线索,以驿站之名的坐而论道、头脑风暴;驿谈即“艺”术之谈,从艺文到科技,从科技到建筑,从建筑到城市,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驿谈即创“意”之谈,在苏河水岸——世界级滨水会客厅,传播一切值得传播的创意,传播上海的声音。
作者:张晓鸣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何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