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首艘国产邮轮的配套项目,外高桥邮轮内装制造平台项目今天正式开工建设,创造了6小时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三证连发”,项目从摘牌交易到取得开工建设所需的全部规划建设许可手续,由原来的近2个月的时间缩短到6个小时。
外高桥邮轮产业内装制造平台项目是外高桥加速布局产城融合,“十四五”开局首个开工建设重点产业项目,创造了“管镇企联动”助力“三高”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落地的“邮轮速度”。该项目由外高桥集团股份下属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达产后预计每年销售收入10亿元。项目通过打造邮轮内装产业集聚平台,提高对邮轮产业链核心环节的控制力,主要为大型邮轮内装配套生产、材料、家具仓储以及相关产品设计研发等提供配套服务,建成后首要任务是为中国首艘国产大型豪华邮轮VISTA船型提供内部预制舱室。
同时,这也是保税区域和“三高”区域加速布局邮轮产业的开端,今后,围绕邮轮产业,保税区域将联动“三高”区域,持续投入近100亿元,打造邮轮建造战略供应商集群、邮轮产业服务商集聚区、邮轮产业人才培育基地,在整个区域形成邮轮生态圈,努力锻造新的发展增长极。
为保证外高桥邮轮产业内装制造平台项目开工时间,保税区管理局、高东镇、外高桥集团三方联动,结合“三高”区域产业特点和需求,创新审批管理模式,提升规划审批效能,建立“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规划审批“管镇企联动”机制,为项目顺利开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补足短板,“做好难做的事”。启动“三高”区域规划底数梳理工作,构建一张“法定规划工作底图”,形成外高桥片区历年规划梳理手册、三高地区现有已批规划手册各一本,梳理规划近百个,增强了规划管理的权威性、科学性、可溯性,实现地区内建设项目管理有文可依、有图可看、有数可查,使规划层面的信息成为更直观实用的手册读本,减少因规划资料缺失导致的工作延误,大大提高了规划审批工作效率。
二是拉长长板,“做好擅长的事”。积极整合资源,发挥管镇企各自优势,以一盘棋的思想,对项目审批中存在的难点堵点一一排摸梳理,分工协调解决,保税区管理局牵头办理规划建设行政审批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高东镇积极对接浦东新区土地储备中心完成土地收储工作,外高桥集团联系市区两级土地部门支持产业项目用地出让,通过“管镇企联动”,确保了“三证连发”,跑出了“邮轮速度”,构建了新发展格局下的“外高桥模式”,推动了“三高”区域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固底板,“做好本职的事”。依托审批由“串联”变为“并联”的模式,根据各部门审批事项、时间,优化绘制出并联审批流程图,多管齐下、同步推进,推行 “一站式”、“保姆式”精准服务,优化项目服务专员、24小时专业在线咨询、“520全天候”服务等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服务满意度、审批进展透明度,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消耗,攻破项目前期和审批中遇到的难题,保障项目及时推进。
邮轮业是服务于海洋强国、长三角一体化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有力手段,是统筹协调国内外资本、人才、技术、平台各类优势资源,助力地方和配套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作为邮轮制造重要配套项目的外高桥邮轮内装制造平台项目,其建成后将带动更多邮轮配套项目集聚,形成邮轮建造的产业生态系统,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并产生持续良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邮轮客源市场,邮轮旅游发展潜力巨大。未来,保税区域将联动“三高”区域,以“邮轮速度”为样本,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依托自贸区、保税区政策叠加优势,推动国产邮轮研发设计建造、供应链发展、民族品牌和龙头企业的培育,力争在进口设施设备跨国配送、国产零配件退税、跨国组装、内装配套产品贸易等全产业链服务环节形成新的突破,推动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唐玮婕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